出自宋代蘇轍《寇萊公》:
人知公惠在巴東,不識三朝社稷功。
平日孤舟已何處,江亭依舊傍秋風。
注釋參考
不識
(1).不知道,不認識?!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。” 鄭玄 注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報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?!?/p>
朝社
朝廷和社稷?!稌けP庚下》“乃正厥位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禮郊在國外,左祖右社,面朝后市?!饰弧?,謂正此郊廟朝社之位也?!?南朝 宋 王微 《雜詩》之一:“壯情抃驅(qū)馳,猛氣捍朝社?!?/p>
蘇轍名句,寇萊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