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春》:
磔牛門外色初分,共喜釵頭彩勝新。
花萼怯寒猶積雪,鳥聲催報已知春。
注釋參考
外色
男色。 清 吳下阿蒙 《斷袖篇·梁生》:“有司以 俞 ( 俞華麓 )漁獵外色已甚,頗不直之?!?/p>
釵頭
釵的首端。多指釵。 唐 王建 《留別田尚書》詩:“不看匣里釵頭古,猶戀機中錦樣新?!?宋 柳永 《木蘭花·海棠》詞:“美人纖手摘芳枝,插在釵頭和鳳顫。” 元 馬祖常 《楊花宛轉(zhuǎn)曲》:“釵頭燼墜玉蟲初,盆里絲繅銀繭乍?!?/p>
彩勝
(1).即旛勝。 唐 宋 風俗,每逢立春日,剪紙或綢作旛戴在頭上或系在花下,以慶祝春日來臨。 唐 張繼 《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》詩:“遙知雙彩勝,併在一金釵?!?宋 蘇軾 《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》:“強鑷霜鬚簪彩勝,蒼顏得酒尚能韶。”
(2).謂博戲取勝。 宋 高承 《事物紀原·博弈嬉戲·彩選》:“《<彩選>序》曰:‘ 唐 之衰,任官失序,而廉恥路斷, 李賀州 郃 譏之,恥當時職任用投子之數(shù),均班爵賞,謂之彩選?!云錈o實,惟彩勝而已?!?/p>
(3).指彩頭、獎品?!短煊昊ā返谑换兀骸拔冶阋源藙椴蕜伲僮鲀稍?,詩若好,即以此劍與你?!?/p>
古代的一種飾物。立春日用五色紙或絹剪制成小旌旗、燕、蝶、金錢等形狀,簪于髻上,以示迎春。 宋 高承 《事物紀原·歲時風俗·綵勝》載:“《歲時記》曰:‘人日剪綵為勝,起於 晉 代 賈充夫人 所作,取 黃母 (即 西王母 )戴勝之義也?!痹娢闹谐S脼榱⒋褐碌?。 唐 陸龜蒙 《人日代客子》詩:“人日兼春日,長懷復短懷;遙知雙綵勝,併在一金釵?!?宋 辛棄疾 《好事近·席上和王道夫賦元夕立春》詞:“綵勝鬭華燈,平把東風吹卻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秋燈》:“製成綵勝出文鴛,剪就銀花迴舞燕?!?/p>
張耒名句,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