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羅隱《重送朗州張員外》
朱輪此去正春風(fēng),且駐青云聽斷蓬。一榻早年容孺子,
雙旌今日別文翁。誠知汲善心長在,爭奈干時(shí)跡轉(zhuǎn)窮。
酬德酬恩兩無路,謾勞惆悵鳳城東。
注釋參考
酬德
亦作“醻德”。報(bào)答恩德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一九五引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紅線》:“憂往喜還,頓忘於行役;感知酬德,聊副於心期。”《隸續(xù)·漢司空孔扶碑》 宋 洪適 釋:“蓋是懷恩醻德之碑,非表阡納壙之文也?!?清 吳定 《為人后者后大宗說》:“今無后而遂絶之,非所以尊祖也,非酬德大宗以固宗盟也?!?/p>
酬恩
謂報(bào)答恩德。 唐 羅隱 《青山廟》詩:“市簫聲咽跡崎嶇,雪恥酬恩此丈夫?!?宋 沉括 《謝進(jìn)守令圖賜絹表》:“生負(fù)素志,不能效力於當(dāng)年;沒而有知,尚期酬恩於瞑目。” 明 湯顯祖 《紫釵記·杏園題名》:“青云已是酬恩處,莫惜芳時(shí)醉錦袍?!?/p>
謾勞
徒勞。謾,通“ 漫 ”。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乞丐尋夫》:“死別多應(yīng)夢里逢,謾勞孝婦寫遺蹤??蓱z不得圖家慶,辜負(fù)丹青泣畫工。”
惆悵
惆悵 (chóuchàng) 傷感;愁悶;失意 melancholy 羈旅而無友生,惘悵兮而私自憐。——《楚辭·九辯》 惆悵人亡書亦絕,后人無復(fù)見《青囊》!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(dú)悲?——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鳳城
京都的美稱。 唐 沉佺期 《奉和立春游苑迎春》:“歌吹銜恩歸路晚,棲烏半下鳳城來?!?唐 杜甫 《夜》詩:“步簷倚杖看牛斗,銀漢遙應(yīng)接鳳城。” 仇兆鰲 注引 趙次公 曰:“ 秦穆公 女吹簫,鳳降其城,因號(hào) 丹鳳城 。其后言京城曰鳳城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行香子》詞:“在鳳城西,垂楊畔,落花間?!?郭沫若 《潮集·十年建國增徽識(shí)》:“鳳城西翼見巍峨,高唱人民解放歌?!?/p>
羅隱名句,重送朗州張員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