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腸無奈別愁煎,待得鸞膠續(xù)斷弦
出自宋代黃庭堅《再和元禮春懷十首》:
回腸無奈別愁煎,待得鸞膠續(xù)斷弦。
最憶錢塘風物苦,西湖月落采菱船。
注釋參考
回腸
回腸 (huícháng) 連接空腸和盲腸的一段小腸,形狀彎曲 ileum 回腸 (huícháng) 喻思慮憂愁盤旋于腦際,如腸之來回蠕動 much worried;agitated 九曲回腸無奈
無奈 (wúnài) 沒有別的辦法 have no choice;cannot help but 無奈反對意見太多,只得取消會議 表示“惋惜”的轉折 however;but別愁
離別的悲愁。 唐 崔顥 《贈盧八象》詩:“不作書相問,誰能慰別愁?” 唐 杜牧 《題安州浮云寺樓寄湖州張郎中》詩:“ 楚 岸柳何窮?別愁紛若絮?!?宋 嚴仁 《鷓鴣天》詞:“行盡春山春事空,別愁離恨滿 江 東?!?/p>
待得
等到。 宋 孫光憲 《生查子》詞:“待得沒人時,偎倚論私語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元日馬上二絕》之二:“待得江風欺老病,何如閒健一蓑歸?!?宋 辛棄疾 《江神子·和陳仁和韻》詞:“待得來時春盡也,梅著子,筍成竿。”
鸞膠
鸞膠 (luánjiāo) 相傳以鳳凰嘴和麒麟角煎的膠可粘合弓弩拉斷了的弦。俗稱喪妻男子再婚 a man who has lost his wife斷弦
[one's wife died] 古時以琴瑟比喻夫婦,故稱妻子死了叫斷弦
舅斷弦未續(xù)。——《聊齋志異》
詳細解釋亦作“ 斷絃 ”。 1.斷絕的弓弦;斷絕的琴弦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吳》:“神膠出 鬱夷國 ,接弓弩之斷弦,百斷百續(xù)也?!?南朝 陳 徐陵 《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》:“乃知斷弦可續(xù),情去難留。”
(2).指斷絕的弦音。猶言馀響。 北周 庾信 《怨歌行》:“為君能歌此曲,不覺心隨斷絃?!?/p>
(3).絕弦。斷絕琴弦。典出《呂氏春秋·本味》: 伯牙 善彈琴, 鍾子期 聽之,即能知其意,“ 鐘子期 死, 伯牙 破琴絶絃,終身不復鼓琴”。 宋 蘇軾 《書文與可墨竹》詩:“空遺運斤質,卻吊斷絃人?!?/p>
(4).古以琴瑟調(diào)和喻夫婦和諧,故謂喪妻為斷弦。 唐 徐彥伯 《閨怨》詩:“煖手縫輕素,嚬蛾續(xù)斷弦?!?宋 鄭剛中 《答潼州宇文龍圖》:“自聞抱琴瑟斷絃之悲,日欲修慰?!?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秉操》:“我有個兄弟新來斷絃,不如把來嫁與我兄弟?!薄豆賵霈F(xiàn)形記》第三八回:“他是上年八月斷弦,目下尚虛中饋。”
(5).謂失妻。 唐 白居易 《得甲去妻后妻犯罪請用子蔭贖罪甲怒不許判》:“ 王吉 去妻,斷絃未續(xù); 孔氏 出母,疏綱將加。”
黃庭堅名句,再和元禮春懷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