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曹勛《食虀有作》:
點化八珍爽,須煩一品虀。
付寒求甕下,面法記山西。
宮徵難忘味,膏梁勿遽迷。
終然調鼎手,深旨出扶犁。
注釋參考
宮徵
1.古代五音中宮音與徵音的并稱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善說》:“ 雍門子周 引琴而鼓之,徐動宮徵,微揮羽角,切終而成曲?!?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羽角俱起,宮徵相證?!?唐 杜牧 《感懷詩》:“急熱同手足,唱和如宮徵?!?清 趙翼 《偶書》詩:“兩耳未甚聾,已難辨宮徵?!?/p>
2.泛指樂曲。 宋 秦觀 《點絳唇》詞:“月轉烏啼,畫堂宮徵生離恨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傳概》:“先圣不曾刪《鄭》《衛(wèi)》,吾儕取義翻宮徵?!?/p>
3.泛指聲調。 南朝 齊 陸厥 《與沉約書》:“前英已早識宮徵,但未屈曲指的,若今論所申。” 唐 房玄齡 《諫伐高麗表》:“文鋒既振,則宮徵自諧?!?/p>
忘味
忘記美味。多形容沉浸于優(yōu)美音樂中的精神狀態(tài)。語本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在 齊 聞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?!?漢 班固 《幽通賦》:“ 虞 《韶》美而儀鳳兮, 孔 忘味於千載?!?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一時忘味, 孔丘 留滯不虛;三日繞梁, 韓娥 餘音是實?!?宋 王禹偁 《大合樂賦》:“若非審音以知政,安能制禮而作樂,聽之忘味,佞邪之道弗興。”
曹勛名句,食虀有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