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庭芳
古臺芳榭,飛燕蹴紅英。
舞困榆錢自落,秋千外、綠水橋平。
東風(fēng)里,朱門映柳,低按小秦箏。
多情。
行樂處,珠鈿翠蓋,玉轡紅櫻。
漸酒空金榼,花困蓬瀛。
豆蔻梢頭舊恨,十年夢、屈指堪驚。
憑闌久,疏煙淡日,寂寞下蕪城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拂曉的曙色中云霧散凈,好春光隨人意興,驟雨才過天色轉(zhuǎn)晴。古老的亭臺,芳美的水榭,飛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紅英。榆錢兒像是舞得困乏,自然地緩緩飄零,秋千搖蕩的院墻外,漫漲的綠水與橋平。融融的春風(fēng)里楊柳垂蔭朱門掩映,傳出低低彈奏小秦箏的樂聲。
回憶起往日多情人,邀游行樂的勝景。她乘著翠羽傘蓋的香車,珠玉頭飾簪發(fā)頂,我騎著韁繩精美的駿馬,裝飾了幾縷紅纓。金杯里美酒漸空,如花美人厭倦了蓬瀛仙境。豆蔻年華的青春少女呵,往日同我有多少別恨離情,十年間渾然大夢,屈指算令人堪驚。憑倚著欄桿久久眺望,但見煙霧稀疏,落日昏蒙,寂寞地沉入了揚(yáng)州城。
注釋
曉色:拂曉時(shí)的天色。
芳榭:華麗的水邊樓臺。
蹴(cù):踢。紅英:此指飄落的花瓣。
榆錢:春天時(shí)榆樹初生的榆莢,形狀似銅錢而小,甜嫩可食,俗稱榆錢。
綠水橋平:春水漲滿了小河,與小河平齊。
秦箏:古代秦地所造的一種弦樂器,形似瑟,十三弦。
珠鈿翠蓋:形容裝飾華麗的車子。珠鈿,指車上裝飾有珠寶和嵌金。翠蓋,指車蓋上綴有翠羽。
玉轡紅纓:形容馬匹裝扮華貴。玉轡,用玉裝飾的馬韁繩。紅纓,紅色穗子。
金榷(què):金制的飲酒器。
花困蓬瀛:花指美人。蓬瀛,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蓬萊、瀛州。此指飲酒之地。
“豆蔻”句:化用杜牧《贈別》詩“娉娉裊裊十三余,豆蔻梢頭二月初。春風(fēng)十里揚(yáng)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”句意,寫舊識的少女。
“十年”句:用杜牧《遣懷》詩“十年一覺揚(yáng)州夢,贏得青樓薄幸名”句意,抒今昔之慨。
蕪城:即廣陵城,今之揚(yáng)州。因鮑照作《蕪城賦》諷詠揚(yáng)州城的廢毀荒蕪,后世遂以蕪城代指揚(yáng)州。
滿庭芳問答
問:《滿庭芳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滿庭芳的作者是秦觀
問:滿庭芳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滿庭芳是宋代的作品
問:滿庭芳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曉色云開,春隨人意,驟雨才過還晴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曉色云開,春隨人意,驟雨才過還晴 出自 宋代秦觀的《滿庭芳》
問:曉色云開,春隨人意,驟雨才過還晴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曉色云開,春隨人意,驟雨才過還晴 的下一句是 古臺芳榭,飛燕蹴紅英。
問:出自秦觀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秦觀名句大全
滿庭芳賞析
詞分今昔兩層寫,在寫作上運(yùn)用了倒敘手法,先寫往日光景,再寫今日情景,反襯今日的落寞情懷。整首詞語言清麗,形象鮮明,感情豐富。
上片從寫景開端,寫的是春末的風(fēng)光。天破曉了,驟雨剛過,云開天晴,天從人愿 ,可以外出春游了。
作者從廣闊的空間,大筆揮灑,春景的美好,人意的舒暢,融成一體。作者在園林里游賞,開曠的古臺旁,建筑著臨水的樓閣,周圍繁花似錦,一片燦爛。飛燕穿花,把粉紅色的紅瓣紛紛踢落;榆莢隨風(fēng)飛舞,慢悠悠地把一片片飛落下來。河中的綠水也已高漲到與橋相平了。燕舞花飛,綠水盈岸,處處洋溢著迷人的春光。作者的筆已由遼闊的遠(yuǎn)景轉(zhuǎn)到了近景 。“秋千外 ”,最后凝聚到一點(diǎn),另外開拓出一個(gè)境界來。秋千設(shè)置在人家花園內(nèi),這里用了一個(gè)“外”字,表示在園處所見。這里點(diǎn)出秋千,由園林景色轉(zhuǎn)入朱門歌舞。從那柳絲掩映的朱門里,隨著溫煦的樂風(fēng),傳出低按小秦箏的音樂聲。至此,一個(gè)辨音識曲,盈盈雅麗的少女形象,呼之欲出。
過片以“多情”承上片的“朱門映柳,低按小秦箏 ”,也緊接下片的行樂生活。作者以“珠鈿”兩句極寫揚(yáng)州春游之盛。古代女子乘車,男子騎馬。她乘的車,有珠子的嵌金裝飾,車蓋上還綴有翠羽;他騎的馬,用玉裝飾馬韁繩,還垂著紅色的穗子 。“珠鈿翠蓋”指車,以代女子 ;“玉轡紅纓”指馬,以代男子。男女共同出游,盡情歡樂,逐漸至酒空人倦,方才罷休?!皾u酒空金榼,花困蓬瀛”,“蓬瀛”本仙境,借指行樂之地,“花”是指同游的女子 。下面“豆蔻梢頭舊恨,十年夢、屈指堪驚”兩句一反前意,點(diǎn)出以上所寫,皆屬前塵舊夢。兩句用杜牧“娉娉裊裊十三余,豆蔻梢頭二月初”、“十年一覺揚(yáng)州夢,贏得青樓薄幸名”詩意。十年如夢,屈指一算,使人感到心驚。“堪驚”兩字,點(diǎn)破感傷往事的主題。
結(jié)語“憑闌久,疏煙淡日,寂寞下蕪城 ?!庇勺窇浲张f游轉(zhuǎn)入抒寫今日感情。作者憑欄久立,惟見傍晚時(shí)分薄薄的霧氣和淡淡的斜陽向城墻落下。對比前文的明媚春光,歡娛游事,一種人事全非的悵惘油然而生。
這首詞寫今昔景況,但不在換頭轉(zhuǎn)換詞意,而從起筆到“花困落蓬瀛”追敘昔日游樂情景,自“豆蔻梢頭”以下寫而今落寞情懷。其中描寫往日的物態(tài)人情,精細(xì)入微。全詞章法上對比鮮明,反襯有力,大起大落,構(gòu)織綿密。
- 秋風(fēng)嘆(燕瑤池)瓊鉤褰幔。秋風(fēng)觀。漫漫。白云聯(lián)度河漢。長宵半。參旗爛爛。何時(shí)旦。命閨人、金徽重按。商歌彈。依稀廣陵清散。低眉嘆。危弦未斷。腸先斷。
- 歲晚有感疏梅點(diǎn)點(diǎn)柳毿毿,殘臘新春氣候參。天靜秋鴻來塞北,云收片月出江南。青霄雨露將回律,白首江湖尚避讒。未信斯途無倚伏,有時(shí)清鏡理朝鬖。
- 次韻謝夏自然見寄四首與子俱逢掖,寒瓢共碧流。歙今全似魯,睦亦盛于鄒。竹屋南溪外,風(fēng)帆古渡頭。相尋欠相遇,遄復(fù)墮音郵。
- 人日陽律初回七日春,誰將靈品占佳辰。鏤金翦采空迎福,無奈牛羊已勝人。
- 出門與鄰人笑談久之戲作菽水欣欣每盡歡,仁賢不必襲衣冠。出門邂逅移時(shí)語,未害龜堂取友端。
- 感遇本是畏人嫌我真,何人使我入城堙??椭姓l問張仲蔚,夜半有呼祁孔賓。萬象不離心內(nèi)易,一私壞盡世間人。半生說過行無寸,石火光中寄此身。
- 題趙漕小蓬萊乾坤不盡一蘧廬,方寸中間幾太虛。辦著海濤三萬里,乃翁底用費(fèi)分疏。
- 別伯輿新鄱陽廣文特為予來冬復(fù)春,重尋舊話續(xù)新聞。諸儒學(xué)北今誰嗣,獨(dú)步斗南猶有君。精舍諸生朝問道,郡齋一叟夜論文。縶維不可成分袂,搔首江東日暮云。
- 覽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二嘗疑王孝子,素履樸且莊。門生服縣役,徑行想不揚(yáng)。孝子躬馌具,罄折在道旁。門生役已脫,詭道由此行。
- 石禪床空山危石平如掌,云嶺苔封自昔時(shí)。不識山僧曾坐處,幾回彈舌雨龍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