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于石《有虎行》:
有虎有虎山之巔,怒目炯炯當晝眠。
百獸畏伏不敢前,憑林一吼秋風(fēng)寒。
昨日鄰家婦,哀哀哭其子,叩頭叫天天不語。
或曰梟食母、犬吠主,含沙射影毒欲死。
封豕長蛇肆侵侮,如此紛紛何獨虎。
虎哉虎哉爾何知,磨牙搖尾爭奔馳。
妖狐猶將假爾威,豈知強者易弱盛必衰。
北平將軍怒欲飛,彎弓遠掛扶桑枝。
嗟爾有力何由施,吾見食汝肉而寢汝皮。
倚劍睨天三太息,弱肉強食今何時。
麒麟騶虞亦物耳,嗚呼吾不得而一見之。
注釋參考
封豕長蛇
亦作“ 封豨脩蛇 ”。大豬與長蛇。喻貪暴者?!蹲髠鳌ざü哪辍罚骸?吳 為封豕長蛇,以薦食上國,虐始於 楚 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言 吳 貪害如蛇豕?!薄痘茨献印っ憚?wù)訓(xùn)》:“ 吳 為封豨脩蛇,蠶食上國。”《后漢書·張綱傳》:“專為封豕長蛇,肆其貪叨。”《梁書·元帝紀》:“自無妄興暴,皇祚寖微,封豨脩蛇,行災(zāi)中國。”
成語解釋封:大;封豕:大豬;長蛇:大蛇。貪婪如大豬,can{1~1}暴如大蛇。比喻貪暴者、侵略者。封豕長蛇出處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:“吳為封豕長蛇,以薦食上國?!笔褂美涠穸螅斢欣鴪远?,環(huán)衛(wèi)其身,毋俾封豕長蛇,薦食上國。侵侮
侵犯輕慢;侵害欺侮?!豆珜O龍子·跡府》:“使此人廣庭大眾之中,見侵侮而終不敢斗,王將以為臣乎?”《后漢書·南蠻西南夷傳·南蠻》:“中國貪其珍賂,漸相侵侮,故率數(shù)歲一反。” 宋 陳亮 《勉強行道大有功》:“夷狄之侵侮 漢 家,非 武帝 之私怒也。用為私怒,則人不聊生,徒為世戒耳?!?清 劉大櫆 《方庶母林氏傳》:“嫡妾之分不明,而上虐使其下,下侵侮其上,則家人之位不正,品物何由而遂乎?” 嚴復(fù) 《論世變之亟》:“而常受他族之侵侮,而莫與誰何,忠愛之道,固如是乎?”
如此
如此 (rúcǐ) 這樣,那樣;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這樣或那樣 so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——《資治通鑒》 理當如此 達到這個程度或達到這個范圍 thus 勞苦而功高如此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 這樣的 nearly 兩座城市發(fā)展的狀況是如此相同紛紛
紛紛 (fēnfēn) 多而雜亂 numerous and confused;in succession 千里黃云白日曛,北風(fēng)吹雁雪紛紛?!啤?高適《別董大》 紛紛暮雪下轅門,風(fēng)掣紅旗凍不翻。——唐· 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 一個接一個地,接二連三地 one after another 霓為衣兮風(fēng)為馬,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何獨
猶何誰,誰人。獨,猶孰。 明 李東陽 《題徐都憲椒園》詩:“人家何獨無此堂,豈有喬木參天長?” 明 李東陽 《和王直古》:“俯仰天地間,何獨無父子?”
于石名句,有虎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