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梵琮《偈頌九十三首》:
打鼓槌鑼競上竿,幾人平地足心酸。
七峰有個安身法,袖手無言冷處看。
看即易,上即難。
搭索上橫身,剎竿上斗走。
驀忽轉(zhuǎn)身,打個筋斗。
佛祖當(dāng)場,各出標(biāo)手。
微笑因拈華,一時成漏逗。
洞山麻三斤,云門乾屎橛。
德山入門棒,臨濟(jì)入門喝,陽焰何曾止得渴。
衲僧別有條章,今日對眾分雪。
珠稱夜光,劍號巨闕。
注釋參考
橫身
挺身,置身。 宋 蘇舜欽 《聞京尹范希文謫鄱陽因成此詩以寄》:“橫身罹禍難,當(dāng)路積仇讎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十四回:“兩個又要廝拚。 吳用 橫身在里面勸,那里勸得住?!?明 唐順之 《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銘》:“諸內(nèi)奄牌校橫索百端,挾威凌侮,聲勢洶甚……諸同事者,皆懼逃去,君獨橫身當(dāng)之?!?/p>
剎竿
剎柱。寺前的幡竿。《五燈會元·西天祖師·阿難尊者》:“一日問 迦葉 曰:‘師兄,世尊傳金襴袈裟外,別傳箇甚么?’ 迦葉 召 阿難 , 阿難 應(yīng)諾。 迦葉 曰:‘倒卻門前剎竿著?!?清 唐孫華 《東林寺》詩:“剎竿無傾頽,蓮宇復(fù)增拓。”
釋梵琮名句,偈頌九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