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發(fā)臨川》:
始予卯角來,家君綰銅墨。
縣齋多休暇,縣圃足戲劇。
雖云嗜梨栗,亦頗窺簡冊。
弟妹俱孩幼,親發(fā)方如漆。
后予捧檄至,軒蓋候廣陌。
于時志氣銳,門戶況烜赫。
郡花照席紅,湖柳拂鞍碧。
耆老互問訊,酒餼紛狼籍。
今予挑包過,城郭宛如昔。
高年凋落盡,滿眼少朋識。
管子仕瘴煙,屈叟掩泉穸。
蓽門訪舊師,目暗面黧黑。
買醪與之酌,往事話歷歷。
既生異縣感,遂起故鄉(xiāng)憶。
吾翁墓草深,高堂已斑白。
貧居滫髓空,遠游溫清隔。
二季官海濱,女子各有適。
曾不如何奴,碌碌在母側。
回思盛壯時,去矣復難得。
因成臨川吟,吟罷淚橫臆。
注釋參考
梨栗
亦作“棃栗”。1.梨樹與栗樹。 漢 揚雄 《長楊賦》:“馳騁秔稻之地,周流梨栗之林?!?/p>
(2).指梨子與栗子。 唐 秦系 《山中奉寄錢起員外兼簡苗發(fā)員外》詩:“稚子唯能覓梨栗,逸妻相共老煙霞?!?明 高啟 《贈杜進士兒端》詩之二:“不貪棃栗自相親,識是君家舊友人。”
簡冊
(1).書籍。 唐 柳宗元 《<楊評事文集>后序》:“著述者流……其要在於高壯廣厚,詞正而理備,謂宜藏於簡冊也?!?宋 曾鞏 《寄趙宮保》詩:“素節(jié)讜言留簡冊,高情清興入林泉?!?清 孫枝蔚 《詠物詩·蠹魚》:“有屋不殊 楊子 居,簡冊之外更無餘?!?清 曾國藩 《圣哲畫像記》:“唯 莊周 、 司馬遷 、 柳宗元 三人者,傷悼不遇,怨悱形於簡冊,其於圣賢自得之樂,稍違異矣?!?/p>
(2).特指史籍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敘事》:“夫以 吳 徵 魯 賦, 禹 計 涂山 ,持彼往事,用為今説,置於文章則可,施於簡冊則否矣。”《舊唐書·楊發(fā)傳》:“ 發(fā) 與都官郎中 盧搏 獻議曰……歷檢國史,并無改造重題之文,若故事有之,無不書於簡冊?!?明 張居正 《跋<葉母還金傳>》:“逡巡退讓之時,豈自知當播譽於人,垂光簡冊哉?!?/p>
(3).冊書。 唐 李德裕 《早入中書行公主冊禮事畢登集賢閣成詠》:“簡冊自中來,貂黃忝宣授。” 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五》載《應乾圣壽太上皇冊文》:“然稱謂所施,簡冊攸著,涵泳道德,感於精誠?!?/p>
劉克莊名句,發(fā)臨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