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園歌舞唐宮廢,灌頂醍醐佛國來
出自宋代張耒《寄蔡彥規(guī)兼謝惠酥梨二首》:
自煮新酥籠旋開,秦霜猶污紫梨腮。
舊園歌舞唐宮廢,灌頂醍醐佛國來。
寄我遠傳千里意,憾君不舉百分杯。
西來新味饒鄉(xiāng)思,淮蟹湖魚幾日回。
注釋參考
歌舞
歌舞 (gēwǔ) 合稱歌唱與舞蹈 song and dance 歌舞晚會灌頂
梵語的意譯。原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儀式。佛教密宗效此法,凡弟子入門或繼承阿闍梨位時,必須先經(jīng)本師以水或醍醐灌灑頭頂。灌謂灌持,表示諸佛的護念、慈悲;頂謂頭頂,代表佛行的崇高。 唐 法崇 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(jīng)疏》:“所謂灌頂者,若初修道者,入真言門先訪師主大阿闍梨,建立道塲,求灌頂法,入修三密,愿證瑜伽,猶如世間輪王太子,欲紹王位,以承國祚,用七寶瓶,盛四大海水,灌頂方承王位,故號佛子?!?唐 顧況 《行路難》詩之三:“豈知灌頂有醍醐,能使清涼頭不熱?!薄睹晒旁戳鳌肪戆耍骸爸?蒙古國 ,與汗灌頂,病立愈,遂興禪教。”
醍醐
醍醐 (tíhú) 酥酪上凝聚的油 the finest cream 作酪時,上一重凝者為酥,酥上如油者為醍醐?!侗静菥V目·獸一》引寇宗奭 佛教用以比喻一乘教義。如天臺宗喻《法華》為醍醐,真言宗喻陀羅尼藏為醍醐 nirvana;Buddhist truth佛國
(1).佛所生之地,指 天竺 ,即古 印度 。《維摩經(jīng)略疏》卷一:“言佛國者,佛所居域,故名佛國。” 宋 陸游 《掩戶》詩:“ 泰山 蟻垤初何有?佛國魔宮本亦平。”
(2).指寺院。 唐 戴叔倫 《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》之一:“佛國三秋別,云臺五色連?!?清 方文 《麻城訪稿木大師》詩:“普天披髮奈渠何,我黨逃名佛國多?!?/p>
張耒名句,寄蔡彥規(guī)兼謝惠酥梨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