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晨起有感》:
痛飲可以豪,謝病可以高,計(jì)之顧不審,老與世俗鏖。
丈夫本自許,四十擁旌旄,上馬不回顧,賊穴窮腥臊。
渭橋恥未雪,孰謂弓可櫜?此志竟悠悠,徂歲行滔滔。
一官客長安,燭下束弊袍,豈惟嘆龍鍾,行恐悲焄蒿。
吾曹議古人,后亦觀吾曹;浮云易變滅,公議終堅(jiān)牢。
注釋參考
官客
官客 (guānkè) 男性賓客。舊俗稱男賓為官客;女賓為堂客 a male guest at parties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(shí)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(shí)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。”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(zèng)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。”
豈惟
見“ 豈唯 ”。
焄蒿
祭祀時(shí)祭品所發(fā)出的氣味。后亦用指祭祀。《禮記·祭義》:“其氣發(fā)揚(yáng)於上,為昭明,焄蒿,悽愴,此百物之精也,神之著也?!?鄭玄 注:“焄謂香臭也,蒿謂氣蒸出貌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焄謂香臭也,言百物之氣,或香或臭;蒿謂烝出貌。言此香臭烝而上出,其氣蒿然也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除夜感懷》詩:“焄蒿奉祠事,苦淚落酒巵?!?清 顧炎武 《龍門》詩:“入廟焄蒿接,臨流想像存?!?/p>
陸游名句,晨起有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