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生念念隨泡影,莫認家山作本元
出自宋代蘇軾《庚辰歲人日作,時聞黃河已復北流,老臣舊數(shù)》:
不用長愁掛月村,檳榔生子竹生孫。
新巢語燕還窺硯,舊雨來人不到門。
春水蘆根看鶴立,夕陽楓葉見鴉翻。
此生念念隨泡影,莫認家山作本元。
注釋參考
此生
這輩子。 唐 李商隱 《馬嵬》詩之二:“海外徒聞更九州,他生未卜此生休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斑@十年裡,我便課子讀書,成就出一個兒子來,也算不虛度此生了?!?/p>
念念
(1).一個心念接一個心念;每一個心念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歸心》:“若有天眼,鑒其念念隨滅,生生不斷,豈可不怖畏邪!”《西游記》第二七回:“出家人時時常要方便,念念不離善心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錄》卷上:“只念念要存天理,即是立志?!?/p>
(2).引申為一心一意。 吳樾 《<an{1~1}殺時代>自序》:“予于是念念欲殺盡此輩?!?/p>
(3).佛教語。謂極短的時間,猶言剎那。《百喻經(jīng)·病人食雉肉喻》:“一切諸法念念生滅,何有一識常恒不變。”《維摩經(jīng)·方便品》:“是身如電,念念不住。” 宋 蘇軾 《龜山辯才師》詩:“此身念念浮云改,寄語長 淮 今好在?!?/p>
(4).讀一讀。 陳殘云 《山谷風煙》第二四章:“ 老楊 謙虛說:‘我念念可以,講解可不行呵。’”
泡影
泡影 (pàoyǐng) 毫無效果的狀態(tài);毫無意義的結(jié)果;落空 naught;visionary hope,plan,etc. 無,零 zilch 我想當一個商界代言人的愿望一夜之間化成了泡影家山
謂故鄉(xiāng)。 唐 錢起 《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(xiāng)省侍》詩:“蓮舟同宿浦,柳岸向家山。” 宋 梅堯臣 《讀<漢書·梅子真?zhèn)鳎尽吩姡骸芭f市 越溪 陰,家山 鏡湖 畔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琴訴荷池》:“十二欄桿,無事閒憑遍。悶來把湘簟展,夢到家山,又被翠竹敲風驚斷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一五二:“踏徧中華窺兩戒,無雙畢竟是家山。”
本元
(1).元氣。古代有的學者認為創(chuàng)造天地萬物的是一團混沌的元氣,為天地萬物之本,故曰“本元”。 漢 張衡 《靈憲》:“昔在先王,將步天路,用之靈軌,尋緒本元?!?/p>
(2).元氣。指人的精神,生命力。 唐 呂巖 《五言》詩之十四:“萬物皆生土,如人得本元?!薄豆賵霈F(xiàn)形記》第四九回:“ 張守財 一介武夫,本元雖足,到底年輕的時候,打過仗,受過傷?!?/p>
(3).指故土,出生地。 宋 蘇軾 《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》詩:“此生念念隨泡影,莫認家山作本元?!?/p>
蘇軾名句,庚辰歲人日作,時聞黃河已復北流,老臣舊數(shù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