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樞《木蘭花慢》:
歌塵凝燕壘,又軟語、在雕梁。
記剪燭調(diào)弦,翻香校譜,學(xué)品伊涼。
屏山夢云正暖,放東風(fēng)、卷雨入巫陽。
金冷紅絳孔雀,翠間彩結(jié)鴛鴦。
銀缸。
焰冷小蘭房。
夜悄怯更長。
待采葉題詩,含情贈遠(yuǎn),煙水茫茫。
春妍尚如舊否,料啼痕、暗里浥紅妝。
須覓流鶯寄語,為誰老卻劉郎。
注釋參考
剪燭
語出 唐 李商隱 《夜雨寄北》詩:“何當(dāng)共剪西窗燭,卻話 巴山 夜雨時。”后以“剪燭”為促膝夜談之典。 清 吳偉業(yè) 《吳門遇劉雪舫》詩:“當(dāng)時聽其語,剪燭忘深更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連瑣》:“與談詩文,慧黠可愛。剪燭西窗,如得良友。”
調(diào)弦
彈奏弦樂器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學(xué)古》詩:“調(diào)絃俱起舞,為我唱梁塵?!?唐 顧況 《李供奉彈箜篌歌》:“大指調(diào)絃中指撥,腕頭花落舞衣裂?!?/p>
伊涼
亦作“ 伊涼 ”。曲調(diào)名。指《伊州》、《涼州》二曲。 宋 蘇軾 《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(fù)答之》詩:“自酌金樽勸 孟光 ,更教長笛奏《伊》《涼》?!睕觯槐咀鳌?涼 ”。 宋 劉子寰 《花發(fā)沁園春·呈史滄洲》詞:“換譜《伊》《涼》,選歌 燕 趙 ,一番樂事重起?!睕觯槐咀鳌?涼 ”。 清 何洯 《競渡歌》:“《伊》《涼》曲雜十番鼓,引出翩翩游冶郎?!?李光 《集詩述感》:“歷盡蒼茫身世感,悲歌為汝按《伊》《涼》?!眳⒁姟?伊州 ”、“ 涼州 ”。
見“ 伊涼 ”。
張樞名句,木蘭花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主廚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