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人杰《沁園春》:
之印可,然后人信以傳。
昔劉叉未有顯稱,及以雪車、冰柱二篇為韓文公所賞,一日之名,遂埒張孟。
予嘗得叉遺集,觀其余作,多不稱是。
而流傳至今,未就泯滅者,以韓公所賞題品爾。
今才士滿世,所負(fù)當(dāng)不止叉如,然而獎(jiǎng)借后進(jìn),竟未有如韓公者。
才難,不其然,有亦未易識(shí)。
誦山谷之詩,不覺喟然。
因作思古人一曲。
他時(shí)儻遇知己,無妨反騷。
。
不恨窮途,所恨吾生,不見古人。
似道傍郭泰,品題季偉,舟中謝尚,賞識(shí)袁宏。
又似元之,與蘇和仲,汲引孫丁晁李秦。
今安在,但高風(fēng)凜凜,墳草青青。
。
江東無我無卿。
政自要胸中分渭涇。
嘆今人榮貴,只修邊幅,斯文寂寞,終欠宗盟。
面蹉長(zhǎng)江,目迷東野,卻笑韓公接后生。
知音者,恨黃金難鑄,清淚如傾。
注釋參考
他時(shí)
(1).昔日;往時(shí)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他時(shí) 秦 地不過千里,賴陛下神靈明圣,平定海內(nèi)?!?唐 杜甫 《九日》詩:“他時(shí)一笑后,今日幾人存?” 唐 杜甫 《社日兩篇》詩之二:“今日 江南 老,他時(shí) 渭 北童。”
(2).將來,以后。 宋 徐鉉 《送郝郎中為浙西判官》詩:“若許他時(shí)作閑伴,殷勤為買釣魚船?!薄短綇V記》卷一四○引《廣德神異錄·僧一行》:“ 唐 開元 十五年, 一行禪師 臨寂滅,遺表云:‘他時(shí)慎勿以宗子為相,蕃臣為將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四:“﹝ 辰 、 沅 、 靖 州﹞諸蠻惟犵狑頗強(qiáng)習(xí)戰(zhàn)鬭,他時(shí)或能為邊患?!?/p>
遇知
受到賞識(shí)。 唐 韓愈 《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》:“子之遇知於 盧公 ,真所謂知己者也?!?宋 佛印 《致蘇東坡書》:“嘗讀 退之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, 愿 不遇知於主上者,猶能坐茂樹以終日?!?/p>
無妨
無妨 (wúfáng) 不妨 there’s no harm;may as well;might as well 有意見,無妨直率提出來陳人杰名句,沁園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小小漁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