騰騰漸漸,繞枝烏鵲不須驚
出自宋代李劉《水調歌頭(壽丘漕·九月初三)》:
端正九秋月,今夜始生明。
揚輝毓秀,飄然海上跨長鯨。
認得靈均初度,直用望舒為御,重耀紫樞庭。
何事乘槎使,尚藉執(zhí)珪卿。
合東西,瞻使節(jié),鏡中行。
騰騰漸漸,繞枝烏鵲不須驚。
太白擒胡了未,即墨降城安否,玉斧仗修成。
圓卻山河影,搗藥兔長生。
注釋參考
騰騰
騰騰 (téngténg) 比喻盛、旺盛。如:熱氣騰騰;怒火騰騰;怨氣騰騰;殺氣騰騰 steaming;seething 蒙朧;迷糊貌 drowsy;sleepy;dazed 枯腸發(fā)發(fā)澆成浪,醉眼騰騰看作嵐。——清· 錢謙益《謝藐姑太仆送酒》 升騰 soar 表示鼓聲、心跳聲、腳步聲的象聲詞漸漸
漸漸 (jiànjiàn) 程度或數量逐步地;慢慢地 gradually;increasingly;slowly;by degrees;by little and little;step by step 漸漸透出?!缎煜伎陀斡洝び吸S山記》 漸漸落吾杖底。 路上的行人漸漸多起來了烏鵲
(1).指喜鵲。古以鵲噪而行人至,因常以烏鵲預示遠人將歸。 唐 杜甫 《喜觀即到復題短篇》詩之二:“待爾嗔烏鵲,拋書示鶺鴒?!?仇兆鰲 注:“按《西京雜記》:乾鵲噪而行人至?!?宋 戴復古 《鎮(zhèn)江別總領愚子催歸》詩:“老妻懸望占烏鵲,愚子催歸若杜鵑?!?金 元好問 《送欽叔》詩之五:“遙知慈母心,已為烏鵲喜?!?/p>
(2).特指神話中七夕為牛郎、織女造橋使能相會的喜鵲。 唐 李邕 《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》:“織女橋邊烏鵲起,仙人樓上鳳凰來。” 唐 李商隱 《辛未七夕》詩:“豈能無意酬烏鵲,惟與蜘蛛乞巧絲?!?明 何景明 《織女賦》:“鳳凰翼以翳車兮,命烏鵲以筑梁。”
(3).烏鴉和喜鵲。《楚辭·九章·涉江》:“燕雀烏鵲,巢堂壇兮?!?王逸 注:“燕、雀、烏、鵲,多口妄鳴,以喻讒佞?!薄稌x書·李士業(yè)傳》:“通街大樹上有烏鵲爭巢,鵲為烏所殺?!薄端鍟ば⒘x傳·郭儁》:“家門雍睦,七葉共居,犬豕同乳,烏鵲通巢,時人以為義感之應?!?/p>
(4).指烏鴉,烏鳥?!痘茨献印ふf林訓》:“赤肉懸則烏鵲集,鷹隼鷙則眾鳥散。物之散聚,交感以然。” 唐 李嶠 《鑒》詩:“月中烏鵲至,花里鳳皇來?!?/p>
不須
不用;不必?!逗鬂h書·逸民傳·周黨》:“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、 巢父 ,而建號天下; 周 不待 伯夷 、 叔齊 ,而王道以成?!?唐 張志和 《漁父歌》:“青篛笠,緑蓑衣,斜風細雨不須歸?!薄毒劳ㄑ浴とf秀娘仇報山亭兒》:“哥哥若到 襄陽府 ,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?!?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他養(yǎng)著四大盆石榴,兩盆夾竹桃,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。”
李劉名句,水調歌頭(壽丘漕·九月初三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