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清之《贈許石田為僧》:
平明對鏡良獨難,子能脫屣彈指間。
戲視此身如髦蠻,冠巾擺落逃繻關。
千鈞強弩一笑彎,萬錢買盡江南山。
厭渠世路車輪殷,赤腳健倒苔痕斑。
參寥佛印若是班,江湖風月不汝慳。
汝狂方醒眾所歡,我獨見之為三嘆。
辨詰孔釋語可刪,白云深處輸君閑。
注釋參考
髦蠻
語出《詩·小雅·角弓》:“如 蠻 如 髦 。”古代泛指少數(shù)民族。 宋 蘇轍 《和子瞻焦山》:“野僧終日飽一飰,與世相視如 髦 蠻 。” 宋 陸游 《瑞慶節(jié)功德疏》之七:“ 髦 蠻 奉九譯之琛,農(nóng)扈告三登之候?!?/p>
冠巾
(1).冠和巾。古代用以區(qū)別士和庶人?!夺屆め屖罪棥罚骸岸扇?,士冠,庶人巾。”亦泛指頭巾。 唐 韓愈 《送僧澄觀》詩:“向風長嘆不可見,我欲收斂加冠巾?!?明 高啟 《丁孝廉惠冠巾》詩:“知試山人服,冠巾遠寄重?!?/p>
(2).指官職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二引 呂映薇 《簾鉤》詩:“ 嚴公 幕下憐才甚,三掛冠巾是也非?!?/p>
戴上帽子、頭巾。意謂僧人還俗或出仕。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七:“﹝ 杭 僧 思聰 ﹞挾琴游 梁 ,日登中貴人之門,久之,遂還俗,為御前使臣。方其將冠巾也, 蘇叔黨 因 浙 僧入都,送之詩曰:‘試誦《北山移》,為我招琴 聰 ?!娭?,已無及矣?!?明 都穆 《都公譚纂》卷上:“僧 道衍 ,俗姓 姚氏 …… 應珍 通儒家書,兼多異術。 衍 盡得其傳,以才氣自負,欲返冠巾?!?/p>
擺落
撇開;擺脫。 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十二:“擺落悠悠談,請從余所之?!?唐 元稹 《祭亡友文》:“君雖促齡,實大其志,呼吸風云,擺落塵膩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何省齋》詩:“人生厭束縛,擺落須才氣。”
鄭清之名句,贈許石田為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