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酈道元《三峽》:
自三峽七百里中,兩岸連山,略無闕處。
重巖疊嶂,隱天蔽日。
自非亭午夜分,不見曦月。
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絕。
或王命急宣,有時朝發(fā)白帝,暮到江陵,其間千二百里,雖乘奔御風(fēng),不以疾也。
春冬之時,則素湍綠潭,回清倒影。
絕巘多生怪柏,懸泉瀑布,飛漱其間,清榮峻茂,良多趣味。
每至晴初霜旦,林寒澗肅,常有高猿長嘯,屬引凄異,空谷傳響,哀轉(zhuǎn)久絕。
故漁者歌曰:“巴東三峽巫峽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!”
注釋參考
重巖疊嶂
同“ 重巒疊嶂 ”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二》:“自三峽七百里中,兩岸連山,略無闕處,重巖疊嶂,隱天蔽日?!薄渡橡埣袪I·煉獄雜憶》:“現(xiàn)在 武夷山 重巖迭嶂,幽谷回溪,已是官爺們的避 秦 桃源,太平勝境了。”
見“ 重巖疊嶂 ”。
成語解釋形容山嶺重重疊疊,連綿不斷。重巖疊嶂出處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二》:“自三峽七百里中,兩岸連山,略無闕處,重巖疊嶂,隱天蔽日?!笔褂美淝飦矸钤t寫秋山,寫在輕綃數(shù)幅間;高低向背無遺勢,重巖疊嶂何孱顏?!锾啤ば旃怃摺额}黃居寀秋山圖》隱天蔽日
把天遮住,把太陽也擋住了。形容覆蓋的面積廣大。成語解釋把天遮住,把太陽也擋住了。形容覆蓋的面積廣大。隱天蔽日出處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》:“自三峽七百里中,兩岸連山,略無闕處,重巖疊嶂,隱天蔽日,自非停午夜分,不見曦月。”酈道元名句,三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侳侳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