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白玉蟾《題丹樞先生草庵》:
數(shù)朵奇峰如削玉,一溪秋水生寒綠。
幸有白云深處茅,更兼明月壇前竹。
誅茅伐竹結(jié)蘧廬,現(xiàn)成山水可樵漁。
隨緣隨分山中住,收拾摩尼如意珠。
草廬道人貧徹骨,一廬瀟灑空無物。
身中有寶不求人,價大難酬不拈出。
朝朝暮暮了身心,山自開花鳥自吟。
未見桑田成海水,夕陽幾度鎖平林。
住此草廬無別術(shù),終日凝神惟兀兀。
不是十洲三島仙。
亦非閬苑蓬萊客。
是個逍遙無事人,廬中涵蓄一壺春。
窗前明月千年影,枕上清風(fēng)萬劫聲。
廬內(nèi)主人那個是,古今占斷清閑地。
忽然洗面摸得鼻,不飲不食亦不寐。
廬空人去煙濛濛,白鶴呼云滿碧空。
一瞻元始天尊面,處處為廬處處同。
有個草廬不復(fù)小,此是虛空那一竅。
頂頭不掛一莖茅,萬象森羅為拱斗。
劫火洞然毫末盡,此廬不壞人如舊。
注釋參考
劫火
亦作“刧火”。亦作“刦火”。亦作“刼火”。1.佛教語。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?!度释踅?jīng)》:“劫火洞然,大千俱壞?!?唐 張喬 《興善寺貝多樹》詩:“永共 終南 在,應(yīng)隨劫火燒?!?宋 李綱 《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》:“刧火洞燒時,自有安身處。”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》附錄《晉王大令保母帖》:“千年鬱鬱閟重泉,蹔出還隨刦火煙?!?清 龔自珍 《懺心》詩:“佛言刼火遇皆銷,何物千年怒若潮?” 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一分第一章:“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,已知佛法。”
(2).借指兵火。 清 顧炎武 《恭謁天壽山十三陵》詩:“ 康 昭 二明樓,并遭劫火亡?!?清 納蘭性德 《南歌子·古戍》詞:“何年劫火賸殘灰,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?!?/p>
洞然
洞然 (dòngrán) 明亮 brilliant;become clear 日影反照,室始洞然。——明· 歸有光《項(xiàng)脊軒志》毫末
(1).毫毛的末端。比喻極其細(xì)微?!独献印罚骸昂媳е?,生於毫末;九層之臺,起於累土?!?南朝 梁 任昉 《劉先生夫人墓志》:“參差 孔 樹,毫末成拱?!?宋 司馬光 《和聶之美諷古》之二:“如何毫末利, 管 鮑 亦相欺?” 鄒韜奮 《我們對于國事的態(tài)度和主張》:“過去政府雖有所懲治,然僅竊鉤者誅耳,神奸巨猾,未損毫末?!?/p>
(2).指筆端。 唐 杜甫 《奉觀嚴(yán)鄭公岷山沲江圖畫十韻》之二:“嶺雁隨毫末,川蜺飲練光?!?仇兆鰲 注:“毫末,謂畫筆。練光,謂畫絹?!?宋 蘇軾 《書王定國所藏<煙江迭嶂圖>》詩:“使君何從得此本,點(diǎn)綴毫末分清妍。”
壞人
壞人 (huàirén) 進(jìn)行破壞活動的人;壞分子;品質(zhì)惡劣的人 bad person;evildoer;bad element;scoundrel 壞人沒有好下場如舊
如舊 (rújiù) 如故;跟原來一樣 as before 小橋,荷花,…一切如舊白玉蟾名句,題丹樞先生草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跑山越野摩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