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計不如歸去好,子孫相對說農(nóng)桑
出自宋代戴復(fù)古《思?xì)w二首》:
吟詩不換校書郎,但欲封侯管醉鄉(xiāng)。
疏懶無成嵇叔夜,清狂似達(dá)賀知章。
安貧不怕黃金盡,既老從教白發(fā)長。
百計不如歸去好,子孫相對說農(nóng)桑。
注釋參考
百計
謂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。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(bǔ)》卷中:“ 韓愈 好奇,與客登 華山 絶峯,度不可返,乃作遺書,發(fā)狂慟哭, 華陰 令百計取之,乃下?!?宋 蘇軾 《次韻水官》之二:“京城諸權(quán)貴,欲取百計難?!薄都t樓夢》第九九回:“初到之時,果然胥吏畏懼,便百計鉆營?!?寅半生 《讀<迦因小傳>兩譯本書后》:“不意有 林畏廬 ( 林紓 )者,不知與 迦因 何仇,凡 蟠溪子 所百計彌縫而曲為 迦因 諱者,必欲歷補(bǔ)之以彰其丑?!?/p>
不如歸去
古人以為杜鵑啼聲酷似人言“不如歸去”,因用為催人歸家之詞?!妒裢醣炯o(jì)》:“ 蜀望帝 淫其臣 鱉靈 之妻,乃禪位而逃,時此鳥適鳴,故 蜀 人以杜鵑鳴為悲 望帝 ,其鳴為不如歸去云。” 宋 梅堯臣 《杜鵑》詩:“ 蜀帝 何年魄,千春化杜鵑;不如歸去語,亦自古來傳?!币嗍∽鳌?不如歸 ”。 宋 范仲淹 《越上聞子規(guī)》詩:“春山無限好,猶道不如歸。” 宋 陳瓘 《滿庭芳》詞:“春鵑語,從來勸我,長道不如歸?!?/p>成語解釋杜鵑鳥的叫聲很象“不如歸去”。舊時常用以作思?xì)w或催人歸去之辭。也表示消極求退。不如歸去出處宋·梅堯臣《杜鵑》詩:“不如歸去語,亦自古來傳?!笔褂美涠霹N,其鳴若曰不如歸去。
子孫
子孫 (zǐsūn) 兒子和孫子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子孫荷擔(dān)者三夫?!读凶印珕枴? 泛指后代 descendants;offspring;posterity 子孫相繼為王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》 子孫侯者。 人主之子孫。 遠(yuǎn)者及其子孫。相對
相對 (xiāngduì) 面對面;相向 opposite;face to face 大與小相對 非絕對的(跟“絕對”相對) relative 各個具體過程的發(fā)展都是相對的 比較來說 relatively;comparatively 相對不錯農(nóng)桑
農(nóng)桑 (nóngsāng) 泛指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;種地與養(yǎng)蠶 farming and sericulture 舊時江南以農(nóng)桑為業(yè)戴復(fù)古名句,思?xì)w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