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馬望塵去,倦客亦隨車
出自宋代楊炎正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:
踏碎九街月,乘醉出京華。
半生湖海,誰念今日老還家。
獨把瓦盆盛酒,自與漁樵分席,說伊政聲佳。
竹馬望塵去,倦客亦隨車。
聽熏風,清曉月,韻梅花。
人家十萬,說盡炎熱與咨嗟。
只恐棠陰未滿,已有楓宸趣召,歸路不容遮。
回首江邊柳,空著舊棲鴉。
注釋參考
竹馬
竹馬 (zhúmǎ) 兒童玩具,典型的式樣是一根桿子,一端有馬頭模型,有時另一端裝輪子,孩子跨立上面,假作騎馬 hobbyhorse 用竹篾扎成的一種道具,用于民間舞蹈竹馬燈 bamboo horse望塵
(1).看見飛揚的塵土。亦喻捕風捉影或觀察到細小的征候?!逗鬂h書·度尚傳》:“ 磐 埋骨牢檻,終不虛出,望塵受枉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疾謬》:“是以高世之士,望塵而旋跡;輕薄之徒,響赴而影集?!?/p>
(2).猶言望塵而拜。 唐 王昌齡 《長歌行》:“望塵非吾事,入賦且遲留?!?李云逸 注:“望塵,謂趨附權(quán)貴,候望其車馬之塵?!?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十四:“ 宣仁 怒曰:‘ 韓某 先朝老臣,汝安得當望塵之禮。’太妃泣謝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續(xù)黃粱》:“因而公卿將士,盡奔走於門下,估計夤緣,儼如負販,仰息望塵,不可算數(shù)?!?/p>
(3).猶言望塵追跡。 宋 葉適 《<覆瓿集>序》:“蓋神馬汗血,尾鬣不掉而行流無疆,累名駿數(shù)百,豈得望塵焉!”
(4).猶言望塵莫及。《人民文學》1977年第7期:“導(dǎo)師創(chuàng)業(yè)垂千古,儕輩跟隨愧望塵?!?/p>
倦客
客游他鄉(xiāng)而對旅居生活感到厭倦的人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東門行》:“傷禽惡弦驚,倦客惡離聲?!?宋 蘇軾 《書普慈長老壁》詩:“倦客再游行老矣,高僧一笑故依然?!?宋 陸游 《雙頭蓮》詞:“悲歡夢里,奈倦客又是關(guān)河千里?!?/p>
隨車
見“ 隨車致雨 ”。
楊炎正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