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爐常乏鑄,碧爐那得充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送施景仁太博提點(diǎn)江南坑冶》:
楚山豈無(wú)銅,楚匠豈不工。
大爐常乏鑄,碧爐那得充。
積弊在鄉(xiāng)縣,孰肯以利籠。
君今承詔行,諭民當(dāng)?shù)弥小?br>茍能使之發(fā),亦莫取之窮。
此乃事可久,山深山自通。
注釋參考
大爐
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今一以天地為大鑪,以造化為大冶,惡乎往而不可哉?”后以喻天地。 唐 駱賓王 《兵部奏姚州破賊設(shè)蒙儉等露布》:“大鑪覆載之間,占風(fēng)納賮?!?唐 杜甫 《遣懷》詩(shī):“拓境功未已,元和辭大爐。”爐,一本作“ 罏 ”。
那得
1.怎得;怎會(huì);怎能。梅堯臣名句,送施景仁太博提點(diǎn)江南坑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