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公思三王,伊尹樂堯舜
出自宋代熊禾《賦游高逸軒懷藍遠洞》:
世情弱卑近,子獨志高遠。
中庭敞明軒,大字書鉅扁。
軒前山百丈,山下水千澗。
摩空屹蒼蒼,赴壑來滾滾。
神明萬宇澄,清曠百慮遠。
恭惟孔孟翁,古圣一關(guān)鍵。
勿云仰之高,萬象不吾隱。
勿云道之遠,千里在發(fā)軔。
卓爾固難知,博約端可勉。
一貫未易悟,忠恕力可踐。
云胡千載間,架漏安蹇淺。
下者志富貴,妾婦視儀衍。
次者志功名,童子羞管晏。
知子質(zhì)直資,勿憚厪考問。
五夫小洛陽,猶當(dāng)有文獻。
當(dāng)年胡與劉,水泉得源本。
及門紫陽人,斯道益弘闡。
四海褰孤風(fēng),百世想遐韻。
未登泰華高,丘阜即層巘。
未涉海滄遠,沼沚亦深沔。
志高猶恐卑,志遠猶恐邇。
周公思三王,伊尹樂堯舜。
宣尼萬世師,道在兼祖憲。
志大心欲小,勗子宜重慎。
作詩代座箴,我亦持自警。
注釋參考
周公
(1). 西周 初期政治家。姓 姬 名 旦 ,也稱 叔旦 。 文王 子, 武王 弟, 成王 叔。輔 武王 滅 商 。 武王 崩, 成王 幼, 周公 攝政。東平 武庚 、 管叔 、 蔡叔 之叛。繼而厘定典章、制度,復(fù)營 洛邑 為 東都 ,作為統(tǒng)治中原的中心,天下臻于大治。后多作圣賢的典范。參閱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。
(2). 春秋 時天子之宰、卿士的通稱。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秋,諸侯盟。王使 周公 召 鄭伯 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 周公 ,宰 孔 也?!?清 王鳴盛 《蛾術(shù)編·說人三》:“周公,泛指 春秋 時天子之宰,卿士。 莊公 十六年,有 周公 忌父 ; 僖公 五年,有宰 周公孔 ,非 周公旦 明矣?!?/p>
(3).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甚矣吾衰也,久矣吾不復(fù)夢見 周公 ?!焙笠蛞浴皦粢娭芄庇饕箟??;蚴∽鳌爸芄?。 唐 盧仝 《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》詩:“日高丈五睡正濃,軍將叩門驚 周公 ?!?/p>
三王
(1).指 夏 、 商 、 周 三代之君。(1) 夏禹 、 商湯 、 周武王 。《穀梁傳·隱公八年》:“盟詛不及三王?!?范寧 注:“三王,謂 夏 、 殷 、 周 也。 夏后 有 鈞臺 之享, 商湯 有 景亳 之命, 周武 有 盟津 之會?!?2) 夏禹 、 商湯 、 周文王 ?!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拔灏哉?,三王之罪人也?!?趙岐 注:“三王, 夏禹 、 商湯 、 周文王 是也?!?3) 商湯 、 周文王 、 周武王 ?!妒印肪硐拢骸?湯 復(fù)於 湯丘 , 文王 幽於 羑里 , 武王 羈於王門; 越王 棲於 會稽 , 秦穆公 敗於 崤塞 , 齊桓公 遇賊, 晉文公 出走,故三王資於辱,而五霸得於困也。”
(2).指 周 之 太王 、 王季 、 文王 ?!秶Z·周語下》:“以太蔟之下宮,布令於 商 ,昭顯文德,底 紂 之多罪,故謂之宣,所以宣三王之德也?!?韋昭 注:“三王, 太王 、 王季 、 文王 也?!?/p>
(3). 王 姓三名人之合稱。(1) 漢 之 王奉光 、 王商 、 王鳳 ?!稘h書·王商史丹等傳贊》:“自 宣 、 元 、 成 、 哀 外戚興者, 許 、 史 、三 王 、 丁 、 傅 之家,皆重侯累將?!?顏師古 注:“三王,謂 邛成侯 及 商 、 鳳 三家也。” 邛成侯 , 王奉光 的封爵。(2) 漢 之 王尊 、 王章 、 王駿 ?!稘h書·王吉傳》:“先是京兆有 趙廣漢 、 張敞 、 王尊 、 王章 ,至 駿 皆有能名,故京師稱曰:‘前有 趙 、 張 ,后有三 王 ?!?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 趙 張 三 王 之尹京, 定國 釋之 之聽理?!?3) 唐 之 王珣 、 王玙 、 王瑨 ?!缎绿茣ね醌憘鳌罚骸癌z 王方翼 ﹞子 珣 ,字 伯玉 ,與兄 璵 、弟 瑨 以文學(xué)稱,時號‘三王’?!?4) 唐 之 王勃 、 王緒 、 王仲舒 。 唐 韓愈 《新修滕王閣記》:“及得三 王 所為序、賦、記等,壯其文辭,益欲往一觀而讀之?!?清 錢謙益 《寄侯豫章督學(xué)江西》詩:“勵俗蒸嘗先兩廟,採風(fēng)詞翰繼三 王 ?!?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四三王》:“ 唐 滕王閣 有三 王 、則 王勃 作序, 王緒 作賦, 王仲舒 作修閣記也?!?/p>
伊尹
商湯 大臣,名 伊 ,一名 摯 ,尹是官名。相傳生于 伊水 ,故名。是 湯 妻陪嫁的奴隸,后助 湯 伐 夏桀 ,被尊為阿衡。 湯 去世后歷佐 卜丙 (即 外丙 )、 仲壬 二王。后 太甲 即位,因荒淫失度,被 伊尹 放逐到 桐宮 ,三年后迎之復(fù)位。《尚書·伊訓(xùn)》:“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伊尹 祠于先王?!薄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?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,卒無怨色?!?杜預(yù) 注:“ 大甲 , 湯 孫也,荒淫失度。 伊尹 放之 桐宮 三年,改悔而復(fù)之,而無恨心。”《呂氏春秋·本味》:“ 有侁氏 女子采桑,得嬰兒于空桑之中,獻之其君。其君令烰人養(yǎng)之,察其所以然,曰:‘其母居 伊水 之上……故命之曰 伊尹 ?!?高誘 注:“以其生於 伊水 ,故名之 伊尹 ,非有訛也?!?唐 韓愈 《送孟東野序》:“ 夏 之時,五子以其歌鳴, 伊尹 鳴 殷 , 周公 鳴 周 。” 梁啟超 《新民說》第十二節(jié):“欲求國之自尊,必先自國民人人自尊始。 伊尹 曰:‘余天民之先覺者也,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,非余覺之而誰也。’”一說, 伊尹 借故放逐 太甲 ,自立七年,后 太甲 還,被殺。參閱《竹書紀年》卷上、 郭沫若 《中國史稿》第二編第二章第一節(jié)。
堯舜
堯舜 (Yáo-Shùn) 堯和舜。據(jù)說都是上古的賢明君主 Emperors Yao and Shun 泛指圣人 saint;sage熊禾名句,賦游高逸軒懷藍遠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