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居可言地,愿助朝廷理。
出自唐朝白居易《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,》
太原一男子,自顧庸且鄙。
老逢不次恩,洗拔出泥滓。
既居可言地,愿助朝廷理。
伏閣三上章,戇愚不稱旨。
圣人存大體,優(yōu)貸容不死。
鳳詔停舍人,魚書除刺史。
置懷齊寵辱,委順隨行止。
我自得此心,于茲十年矣。
余杭乃名郡,郡郭臨江汜。
已想海門山,潮聲來入耳。
昔予貞元初,羈旅曾游此。
甚覺太守尊,亦諳魚酒美。
因生江海興,每羨滄浪水。
尚擬拂衣行,況今兼祿仕。
青山峰巒接,白日煙塵起。
東道既不通,改轅遂南指。
自秦窮楚越,浩蕩五千里。
聞有賢主人,而多好山水。
是行頗為愜,所歷良可紀(jì)。
策馬度藍(lán)溪,勝游從此始。
注釋參考
言地
言官的職位。 宋 葉適 《劉建翁墓志銘》:“ 建翁 既為上下信服,同時有作邑者,內(nèi)不善為正字,其人適在言地,誣奏罷之?!?/p>
朝廷
朝廷 (cháotíng)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,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(tǒng)治機(jī)構(gòu)或君主的代稱 imperial court;imperial government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》 吾恐上負(fù)朝廷,下愧吾師也?!濉?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白居易名句,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,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