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次前韻述將歸》:
我雖無絲無竹亦無肉,猶有杜子美萬卷書,猶有陸士衡三間屋。
作詩寧作郊島之寒瘦,終不屑元輕而白俗。
文章雜在眾人中,大似濁河橫濟(jì)瀆。
平生浪費(fèi)幾吟箋,何啻右軍九萬幅。
既嘗注漆園之十九言,又頗擬栗里之四八目。
道眼一照百皆妄,未若奴耕婢織躬課督。
江湖落魄但欠一歸耳,休官已幸天從欲。
子男女七孫四人,有菜共羹吾亦足。
過此更徼非妄福,政恐招憂復(fù)招辱。
宅門夏蔭雙高桐,園徑秋香萬叢菊。
于是自歌招隱歌,歌曰鶴怨猿驚兮在空谷。
四十余年萍蓬將七十,又何必越之南燕之北。
注釋參考
漆園
(1).古地名。 戰(zhàn)國 時 莊周 為吏之處。其地一說在今 河南省 商丘市 北;一說在今 山東省 菏澤市 北;一說在今 安徽省 定遠(yuǎn)縣 東。又或以為“漆園”非地名, 莊周 乃在 蒙邑 中為吏主督漆事, 蒙 在今 商丘市 北。 唐 蔣防 《至人無夢》詩:“翛然碧霞客,那比 漆園 人?!?宋 陸游 《上虞逆旅見舊題歲月感懷》詩:“ 漆園 傲吏猶非達(dá),物我區(qū)區(qū)豈足齊?”
(2).指 莊子 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 子永 嘆天倫之偉, 漆園 悲被繡之犧?!?唐 李德裕 《重憶山居·漏潭石》詩:“常疑六合外,未信 漆園 書。” 清 朱錫 《幽夢續(xù)影》:“ 漆園 夢蝶,不過中材。”參見“ 漆園吏 ”。
十九
十分之九。謂絕大多數(shù)。《莊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,巵言日出,和以天倪?!?唐 韓愈 《平淮西碑文》:“凡 蔡 卒三萬五千,其不樂為兵,愿歸為農(nóng)者十九,悉縱之。” 曹靖華 《飛花集·憶當(dāng)年,穿著細(xì)事且莫等閑看!》:“如此‘土氣’的穿著,加之滿口土腔,甚至問路,十九都遭到白眼?!?/p>
栗里
地名。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。 晉 陶潛 曾居于此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陶靖節(jié)傳》:“ 淵明 嘗往 廬山 , 弘 命 淵明 故人 龐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之間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訪陶公舊宅》詩:“ 柴桑 古村落, 栗里 舊山川?!?李光 《題亞子分湖舊隱圖》詩之二:“浮家泛宅 梨川 夢,尋壑經(jīng)邱 栗里 情?!?/p>
四八
指四時八節(jié)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是以惠和暢於九區(qū),則七耀得於玄昊;殘害著於品物,則二氣謬於四八?!薄端鍟ぬ煳闹旧稀罚骸?張平子 、 陸公紀(jì) 之徒,咸以為推步七曜之道,以度歷象昏明之證候,校以四八之氣,考以漏刻之分,占晷影之往來,求形驗(yàn)於事情,莫密於渾象也。”
方回名句,次前韻述將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