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發(fā)幽潛慰冥漠,自慚筆硯暮年拋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挽顧監(jiān)丞》:
呷州鼓吹迓前茅,幾載瘡痍變樂郊。
黎母盜清民有犢,佽飛士勇海無蛟。
安排循吏添新傳,檢點(diǎn)耆英少故交。
欲發(fā)幽潛慰冥漠,自慚筆硯暮年拋。
注釋參考
幽潛
(1).隱伏;隱居。 漢 王褒 《九懷·通路》:“鯨鱏兮幽潛,從蝦兮游陼?!?宋 歐陽修 《有美堂記》:“此幽潛之士、窮愁放逐之臣之所樂也?!?清 戴名世 《慧慶寺玉蘭記》:“今 虎丘 之玉蘭意象漸衰,而在 慧慶 者如故,亦以見虛名之不足恃而幽潛者之可久也?!?/p>
(2).隱微玄奧的道理。 元 吾丘衍 《與鄰寓人隔屋對(duì)月夜話》詩:“憑君縱玄論,未怪發(fā)幽潛?!?清 吳敏樹 《與梅伯言先生書》:“而深明文理者,因而著之,發(fā)揮幽潛,震動(dòng)耳目?!?/p>
(3).深水。 唐 韓愈 《苦寒》詩:“虎豹僵穴中,蛟螭死幽潛?!?/p>
冥漠
(1).空無所有。 晉 陸機(jī) 《吊魏武帝文》:“悼繐帳之冥漠,怨西陵之茫茫?!薄段倪x·顏延之<拜陵有作>》:“衣冠終冥漠,陵邑轉(zhuǎn)蔥青?!?劉良 注:“冥漠,虛無也?!?/p>
(2).謂死亡。 唐 杜甫 《九日》詩之三:“歡娛兩冥漠,西北有孤云?!?仇兆鰲 注:“冥漠,謂 蘇 鄭 俱亡?!?元 王逢 《題馬洲書院》詩:“先輩俱冥漠,諸生罷講論。”
(3).指死者。 清 曾國藩 《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》:“寵彼冥漠,千禩馨香?!?/p>
(4).玄妙莫測(cè)。 南朝 宋 朱昭之 《難顧道士夷夏論》:“夫鬼神之理,冥漠難明?!?宋 朱熹 《答張敬夫》:“此正是最切近處,最分明處,乃舍之;而談空於冥漠之間,其亦誤矣。” 清 曹寅 《西軒月夜有懷南洲卻寄》詩:“此懷匪冥漠,持取問同情?!?/p>
(5).隱約,模糊。 明 袁宏道 《過靈峰》詩:“冥漠煙如醉,空濛日帶青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鴿異》:“月色冥漠,野壙蕭條?!?/p>
(6).猶靜寂?!读簳ふ衙魈觽鳌罚骸凹葱m之冥漠,安神寢之清閟。”
(7).陰森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薩他泥濕伐羅國》:“一喪人身,三途冥漠?!?/p>
(8).指陰間。 宋 陳亮 《祭金伯清父文》:“謂冥漠之如在,想英靈之未遐?!?清 周亮工 《祭靖公弟文》:“凡此皆予哀痛之餘,強(qiáng)為思維,以慰吾弟於冥漠中者,不知弟有以zi{1-1}慰否也。”
自慚
自慚 (zìcán) 自己感到慚愧 feel ashamed 聽了他這番話,我更感自慚筆硯
亦作“ 筆研 ”。1.筆和硯。泛指文具?!度龂尽の褐尽ず箦鷤鳌贰?文昭甄皇后 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《魏書》:“年九歲,喜書,視字輒識(shí),數(shù)用諸兄筆硯?!薄妒勒f新語·方正》“ 夏侯玄 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 晉 孫盛 《魏氏春秋》:“ 正始 中,護(hù)軍 曹爽 誅,徵為太常,內(nèi)知不免,不交人事,不畜筆研。”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(mèng)華錄·育子》:“至來歲生日,謂之‘周晬’,羅列盤琖於地,盛菓木、飲食、官誥、筆研、筭秤等,經(jīng)卷鍼綫,應(yīng)用之物。觀其所先拈者,以為徵兆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王太倉上書事》:“時(shí)舉朝失色,無敢與筆硯者。”
(2).指文墨書寫之事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雜藝》:“猶以書工,崎嶇碑碣之間,辛苦筆硯之役?!?唐 李復(fù)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李岳州》:“苦心筆硯二十餘年,偕計(jì)而試者,亦僅十年,心破魂斷,以望斯舉,今復(fù)無名,豈不終無成乎?” 宋 劉攽 《遣悶》詩之一:“若能全療詩書癖,用底聊均筆硯勞?!?/p>
暮年
[declining years;evening of one's life;old age] 人到老年
詳細(xì)解釋晚年;老年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步出夏門行》之四:“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?!?唐 杜甫 《詠懷古跡》之一:“ 庾信 生平最蕭瑟,暮年詩賦動(dòng)江關(guān)。”《警世通言·老門生三世報(bào)恩》:“下官暮年淹蹇,為世所棄?!?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在 曾皓 日漸衰頹的暮年里, 愫方 是他眼前必不可少的慰藉。”
劉克莊名句,挽顧監(jiān)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