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如珙《偈頌三十六首》:
三世如來說妙義,炎炎火燄雪火飛。
面前總是聽法底,識取當(dāng)頭底是誰。
注釋參考
三世
三世 (sān-shì) 三代,常指祖孫三代 three generations 在美洲,尤指在美國出生并受教育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子女 sansei如來
佛的別名。梵語意譯?!叭纭?,謂如實。“如來”即從如實之道而來,開示真理的人。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?!督饎偨?jīng)·威儀寂靜分》:“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廬山慧遠法師誄》:“仰弘如來,宣揚法雨;俯授法師,威儀允舉?!薄段饔斡洝返谄呋兀骸氨娚耠S至 寳蓮臺 下啟知, 如來 召請。” 清 趙翼 《大石佛歌》:“是誰鑿破山骨裂,幻出如來身半截?!?/p>
妙義
微妙的義理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請幸同泰寺開講》:“被微言於王舍,集妙義於寳坊。” 南朝 陳 徐陵 《丹陽上庸路碑》:“后王降德,於眾兆民,高文象緯,妙義幾神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贈蒼雪》詩:“稽首香花巖,妙義足今古?!?/p>
炎火
(1).烈火?!对姟ば⊙拧ご筇铩罚骸疤镒嬗猩瘢谆??!?漢 陳琳 《為袁紹檄豫州》:“雷霆虎步,并集虜庭,若舉炎火以焫飛蓬,覆滄海以沃熛炭,有何不滅者哉?”《北齊書·魏收傳》:“射千金之產(chǎn),邀萬鐘之秩,投烈風(fēng)之門,趣炎火之室?!?/p>
(2).傳說中的火焰山?!渡胶=?jīng)·大荒西經(jīng)》:“有大山名曰 昆侖之丘 ……其下有 弱水之淵 環(huán)之,其外有 炎火之山 ,投物輒然。” 漢 司馬相如 《大人賦》:“經(jīng)營 炎火 而浮 弱水 兮,杭絶浮渚而涉流沙?!?唐 玄奘 《進<西域記>表》:“遂苑 弱水 而池 濛汜 ,圃 炎火 而照積冰?!?/p>
釋如珙名句,偈頌三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