旃檀刻像今猶少,白石鐫經(jīng)古未曾
出自唐代熊孺登《送準上人歸石經(jīng)院》:
旃檀刻像今猶少,白石鐫經(jīng)古未曾。
歸去更尋翻譯寺,前山應遇雁門僧。
注釋參考
旃檀
旃檀 (zhāntán) 古書上指檀香 sandal(wood)刻像
石刻人像。 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杜甫的門閥觀念》:“ 山東 濟南 歷下亭 的壁上有 李邕 與 杜甫 的刻像?!?/p>
白石
(1).潔白的石頭?!对姟ぬ骑L·揚之水》:“白石鑿鑿。” 明 吳炳 《情郵記·正名》:“逶迤周道費驅(qū)馳,白石清泉付與誰?”
(2).傳說中的神仙的糧食。 漢 劉向 《列仙傳·白石生》:“ 白石生 , 中黃丈人 弟子, 彭祖 時已二千餘歲……嘗煮白石為糧?!?唐 韋應物 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詩:“澗底束荊薪,歸來煮白石。” 宋 蘇軾 《獨酌試藥玉滑盞有懷諸君子》詩:“鎔鈆煮白石,作玉真自欺。” 清 惲敬 《說仙》三:“白石之説累變而益陋,黃庭之説屢遷而益誣?!?/p>
(3).枳椇子的別名。 唐 蘇鶚 《蘇氏演義》卷下:“枳椇子,一名木餳,實形拳曲,花在實外,味甘如餳蜜也,一名樹蜜,一名木實,一名白石?!?/p>
未曾
未曾 (wèicéng) 不曾 have not 臣未曾聞也?!稇?zhàn)國策·魏策》 這樣的豐收年,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熊孺登名句,送準上人歸石經(jīng)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