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徐鉉《月真歌》:
揚州勝地多麗人,其間麗者名月真。
月真初年十四五,能彈琵琶善歌舞。
風前弱柳一枝春,花里嬌鶯百般語。
揚州帝京多名賢,其間賢者殷德川。
德川初秉綸闈筆,職近名高常罕出。
花前月下或游從,一見月真如舊識。
閑庭深院資賢宅,宅門嚴峻無凡客。
垂簾偶坐唯月真,調弄琵琶郎為拍。
殷郎一旦過江去,鏡中懶作孤鸞舞。
朝云暮雨鎮(zhèn)相隨,石頭城下還相遇。
二月三月江南春,滿城蒙蒙起香塵。
隔墻試聽歌一曲,乃是資賢宅里人。
綠窗繡幌天將曉,殘燭依依香裊裊。
離腸卻恨苦多情,軟障薰籠空悄悄。
殷郎去冬入翰林,九霄官署轉深沉。
人間想望不可見,唯向月真存舊心。
我慚闒茸何為者,長感余光每相假。
陋巷蕭條正掩扉,相攜訪我衡茅下。
我本山人愚且貞,歌筵歌席常無情。
自從一見月真后,至今贏得顛狂名。
殷郎月真聽我語,少壯光陰能幾許。
良辰美景數(shù)追隨,莫教長說相思苦。
注釋參考
初年
初年 (chūnián) 指某一歷史時期的最初一段 early years 民國初年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歌舞
歌舞 (gēwǔ) 合稱歌唱與舞蹈 song and dance 歌舞晚會徐鉉名句,月真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