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沈彬《句》
尺素隱清輝,一毫分險阻。
金翅動身摩日月,銀河轉(zhuǎn)浪洗乾坤。
須知手筆安排定,不怕山河整頓難。
九衢冠蓋暗爭路,四海干戈多異心。
地隈一水巡城轉(zhuǎn),天約群山附郭來。
數(shù)家魚網(wǎng)疏云外,一岸殘陽細(xì)雨中。
松欹晚影離壇草,鐘撼秋聲入殿風(fēng)。
壓低吳楚遙涵水,約破云霞獨(dú)倚天。
半身落日離秦樹,一路平蕪入楚煙。
清占月中三峽水,麗偷云外十洲春。
幽鳥喚人穿竹去,野猿尋果出云來。
注釋參考
九衢
(1).縱橫交叉的大道;繁華的街市?!冻o·天問》:“靡蓱九衢,枲華安居?!?王逸 注:“九交道曰衢?!?游國恩 纂義:“靡蓱九衢,即謂其分散如九達(dá)之衢也。”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長安道》詩:“歸來甲第拱皇居,朱門峨峨臨九衢?!?明 劉基 《秋興》詩之一:“九衢車馬如流水,盡是 邯鄲 夢里人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席方平》:“飛揚(yáng)跋扈,狗臉生六月之霜;隳突叫號,虎威斷九衢之路?!?/p>
(2).草名。《文選·王屮<頭陀寺碑文>》:“九衢之草千計,四照之花萬品?!?劉良 注:“九衢草其枝交錯,相重九出也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為妾弘夜姝謝東宮賚合心花釵啟》:“ 夜姝 昔往 陽臺 ,雖逢四照。曾游 澧浦 ,慣識九衢?!?/p>
冠蓋
(1).泛指官員的冠服和車乘。冠,禮帽;蓋,車蓋?!妒酚洝の汗恿袀鳌罚骸?平原君 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 ?!?南朝 梁 沉約 《少年新婚為之詠》:“自顧雖悴薄,冠蓋曜城隅?!?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一折:“他辛勤十年書劍 洛陽 城,決崢嶸一朝冠蓋 長安 道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青梅》:“nv{1|1}奴數(shù)輩,捧一麗人出,僕從煊赫,冠蓋甚都。”
(2).指仕宦,貴官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冠蓋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 唐 杜甫 《夢李白》詩之二:“冠蓋滿京華,斯人獨(dú)顦顇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六回:“我因謝絶了這些冠蓋,他雖是小官,也懶和他相見?!?葉楚傖 《陶然亭》詩:“瘡痍滿 京 洛 ,冠蓋自翩翩。”
(3).特指使者?!逗鬂h書·章帝紀(jì)》:“吾詔書數(shù)下,冠蓋接道,而吏不加理,人或失職,其咎安在?” 元 耶律楚材 《和冀先生韻》:“開夷逾 漢武 ,平叛跨 周宣 。冠蓋通窮域,車書過古埏?!?陳毅 《感事》詩:“國慶十五周,萬國冠蓋來。”
(4).猶冠族。官宦之家?!逗鬂h書·酷吏傳·陽球》:“ 陽球 字 方正 , 漁陽 泉州 人也。家世大姓冠蓋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豪爽》:“顧其言語清楚,宛有冠蓋風(fēng)儀,遂于賓榻中,選士嫁之?!?/p>
(5).象帽子樣蓋著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暢玄》:“其高則冠蓋乎九霄,其曠則籠罩乎八隅?!?/p>
爭路
(1).趕路。 北周 庾信 《詠畫屏風(fēng)》詩之一:“歸鞍畏日晚,爭路上河橋?!?/p>
(2).猶爭途。《南史·劉瑀傳》:“一蹙自造青云,何至與駑馬爭路?” 宋 陸游 《與兒輩泛舟西湖》詩:“楊花正與人爭路,鳩語還催雨點(diǎn)衣。”
四海
四海 (sìhǎi)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于四海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(zhǔn) 豪放、豁達(dá) unconstrained 老牛說:“真是大手筆,四海得很”干戈
干戈 (gāngē) 干與戈,古代常用兵器。比喻戰(zhàn)爭 weapons of war;war 能執(zhí)干戈以衛(wèi)社稷。——《禮記·檀弓》 辛苦遭逢起一經(jīng),干戈寥落四周星?!巍?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 化干戈為玉帛。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,而謀動干戈于邦內(nèi),吾恐季孫之憂,不在 顓臾,而在蕭墻之內(nèi)也。異心
異心 (yìxīn) 二心,不一條心 disloyalty;infidelity 懷有異心 壞心,惡意 vicious intention 起異心 想法不同 different thinking 父子異心沈彬名句,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