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恨對語猶難,那堪更寄書說。
出自宋朝田為《江神子慢/江城子慢》
玉臺掛秋月。鉛素淺,梅花傅香雪。冰姿潔。金蓮襯、小小凌波羅襪。雨初歇。樓外孤鴻聲漸遠,遠山外、行人音信絕。此恨對語猶難,那堪更寄書說。教人紅銷翠減,覺衣寬金縷,都為輕別。太情切。消魂處、畫角黃昏時節(jié)。聲嗚咽。落盡庭花春去也,銀蟾迥、無情圓又缺。恨伊不似馀香,惹鴛鴦結。
注釋參考
對語
(1).對偶的詞句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雜說下》:“平頭上尾,尤忌於時;對語儷辭,盛行於俗?!?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七:“其詩卷首有一對語云:‘隔岸水牛浮鼻渡,傍溪沙鳥點頭行?!?郭沫若 《我的作詩的經(jīng)過》:“﹝我﹞做過《賦得體》的試帖詩,以及這種詩的基步--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對語?!?/p>
(2).交談,對話。 唐 韓愈 《贈崔立之》詩:“入門相對語,天命良不疑?!?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一:“老兵不執(zhí)役,則屏於舍外,常聞其中若有對語者。近聽之,則寂然?!?元 薩都剌 《夜泊釣臺》詩:“山僧對語夜未央,不知風露滿衣裳。” 章炳麟 《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》:“同一禹域之民,而對語或須對譯,曷若易之為便?”
(3).對偶句中的偶句。 清 梁章鉅 《浪跡叢談·俞陶泉都轉》:“今年在 揚州 ,聞 公眉觀察 亦有一聯(lián)云:‘敬以持己,恕以接物,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;生不交利,死不屬子,九京可作,捨公其誰與歸?!稣Z本《朱子》,對語本《檀弓》?!?/p>
那堪
1.怎堪;怎能禁受。 2.猶言兼之;何況。寄書
傳遞書信。 北周 庾信 《竹杖賦》:“親友離絶,妻孥流轉; 玉關 寄書, 章臺 留釧。” 唐 韓愈 《贈別元十八協(xié)律》詩之六:“寄書 龍城 守,君驥何時秣?” 宋 陸游 《箜篌謠寄季長少卿》之二:“寄書何時到, 江 漢 春茫茫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三一回:“他知道我殺了 閻婆惜 ,每每寄書來與我,千萬教我去寨里住幾時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黃英》:“忽有客自 東粵 來,寄 陶生 函信。發(fā)之,則囑姊歸焉??计浼臅?,即妻死之日?!?/p>
田為名句,江神子慢/江城子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