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蕃《贈孫從之》:
吏事要及民,何假須緣飾。
是故西都儒,往往名背實。
萍鄉(xiāng)孫明府,抱負惟儒術(shù)。
起家長此邦,為政皆有述。
催科非我急,急民使滋殖。
今夏戒艱食,粒米勸蓄積。
種麥貴宿耕,禾孫視前績。
是我賢弟昆,三市俱鼎立。
正之官南昌,大吏遭絲刻。
為陳先世事,稍稍從吾律。
竊嘗嘆斯人,當補諫爭缺。
如何即九原,我為長太息。
叔也今王官,路以云霄逼。
才難未易識,屢薦今始人。
贛川與洪州,目見非耳得。
使之佐廟謨,彌縫寧闕職。
公行被里言,步武俱文石。
為移一縣政,于以均萬國。
我雖落蠻夷,歸來豈無日。
儻遂樂耕耘,于焉吾事畢。
注釋參考
明府
(1).猶言大府、官府?!豆茏印ぞ忌稀罚骸熬l(fā)其明府之法,瑞以稽之?!?尹知章 注:“府,謂百吏所居之官曹也。立府必有明法,故曰明府之法。”
(2). 漢 魏 以來對郡守牧尹的尊稱。又稱明府君?!稘h書·韓延壽傳》:“今旦明府早駕,久駐未出,騎吏父來至府門,不敢入。”《后漢書·張湛傳》:“明府位尊德重,不宜自輕?!?李賢 注:“郡守所居曰府。明者,尊高之稱。《前書》 韓延壽 ,為 東郡 太守,門卒謂之明府,亦其義也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巧藝》:“ 顧長康 好寫起人形。欲圖 殷荊州 , 殷 曰:‘我形惡,不煩耳?!?顧 曰:‘明府正為眼爾?!?/p>
(3). 漢 亦有以“明府”稱縣令, 唐 以后多用以專稱縣令?!逗鬂h書·吳祐傳》:“國家制法,囚身犯之。明府雖加哀矜,恩無所施?!?王先謙 集解引 沉欽韓 曰:“縣令為明府,始見於此?!?唐 杜甫 《北鄰》詩:“明府豈辭滿,藏身方告勞?!?金 元好問 《薛明府去思口號》之一:“只從明府到,人信有清官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其餘某太守、某司馬、某明府、某少尹,不一而足。”參見“ 明廷 ”。
(4).猶言證明人?!墩f郛》卷五八引 唐 皇甫松 《醉鄉(xiāng)日月·明府》:“明府之職,前輩極為重難,蓋二十人為飲而一人為明府,所以觀其斟酌之道。每一明府管骰子一雙,酒杓一隻。”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四一回:“這不好;你去請了 金亮公 來,咱屋里查點,叫他外頭上單子,也是個明府?!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诹呕兀骸拔椅甯饋硎崃祟^,央 劉嫂子 做個明府,我就拜二位為師?!?/p>
抱負
抱負 (bàofù) 志向;愿望 aspiration;ambition 抱負不凡 反對君主制度的抱負儒術(shù)
儒術(shù) (rúshù) 先秦儒家的學(xué)說、原則、思想 Confucian learning趙蕃名句,贈孫從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