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落內(nèi)外塵,亦不中間立
出自宋代項安世《題袁才舉明景軒詩》:
孤竹兩高人,不止一清字。
平生不念惡,和氣滿天地。
后來展禽氏,但以和得聲。
至其不易介,耿耿秋旻清。
達(dá)人蓋存我,不與外物較。
冥觀瑩方寸,隨俗等喧鬧。
由其有內(nèi)外,所以立二名。
要知出和瞳,何往非通明。
入與神明居,如月出秋水。
出與塵坌交,如蓮花泥滓。
蓮雖不拒泥,終不與泥同。
月豈必在水,亦在潢汙中。
由然與之俱,餔糟汩其泥。
退而省其私,炯若清廟圭。
昔者吾先師,不拒中牟費。
所貴不磷緇,不貴作同異。
當(dāng)時解此轉(zhuǎn),惟有顓孫生。
于人無不容,自有嘉與矜。
嗟哉道不明,智過愚不及。
清為水底魂,濁為瓜上集。
鄉(xiāng)愿乘間起,遂處二者間。
不夷亦不惠,以此容其奸。
吾道大明鏡,皎皎當(dāng)空垂。
物來無揀擇,隨爾多妍媸。
終然不失我,光景湛如一。
不落內(nèi)外塵,亦不中間立。
我學(xué)不至此,頗識此中情。
意語不成詩,往作軒中銘。
注釋參考
不落
(1).不掉下;不墜入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勉學(xué)》:“ 梁朝 全盛之時,貴游子弟多無學(xué)術(shù)。諺云:‘上車不落則著作,體中何如則祕書。’”《四游記·華光皈依佛道》:“布施輪迴簿上,曾註汝父母生當(dāng)受苦果,今日得汝皈依佛菩薩,該同往西方,不落輪迴之路。”
(2).不脫落。 唐 無名氏 《斑竹》詩:“殷痕苦雨洗不落,猶帶 湘娥 淚血腥。”
(3).不須,不用。 清 薛雪 《一瓢詩話》:“ 杜少陵 詩,止可讀,不可解。何也?……余謂:讀之既熟,思之既久,神將通之,不落言詮,自明妙理?!?錢鍾書 《圍城》五:“她靠掌柜坐著,算得不落言詮的好廣告?!?/p>
(4).酒器名,即鑿落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器具》:“ 白樂天 《送春》詩云:‘銀花不落從君勸,’不落,酒器也?!?/p>
外塵
佛教語。指色、聲、香、味等外境。 南朝 梁武帝 《凈業(yè)賦》:“感外物以動欲,心攀緣而成眚。過恒發(fā)於外塵,累必由於前境?!眳⒁姟?六塵 ”。
不中
(1).不符合。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三臣者廢輴而設(shè)撥,竊禮之不中者也,而君何學(xué)焉?!?孫希旦 集解:“不中謂不合法式?!薄肚f子·逍遙游》:“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,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:“又劣弱,不中於款?!?/p>
(2).不適合,不適當(dāng)?!墩撜Z·子路》:“刑罰不中,ze{1~1}民無所措手足。”《后漢書·崔骃傳》:“嗟呼!刑罰不中,乃陷人於穽?!?/p>
(3).不行;不成。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中也養(yǎng)不中,才也養(yǎng)不才,故人樂有賢父兄也。” 宋 楊萬里 《白菊》詩:“霜后黃花頓不中,獨餘白菊鬦霜濃?!?元 喬吉 《金錢記》第三折:“這個先生實不中,九經(jīng)三史幾曾通?” 馮金堂 《挖壙》:“你光想著美的事,不考慮里邊的困難總不中。”
(4).猶不堪。 唐 王建 《春去曲》:“老夫不比少年兒,不中數(shù)與春別離?!?/p>
(5).沒有中目標(biāo)?!蹲髠鳌は骞辍罚骸?樂 ( 欒樂 )射之,不中;又注,則乘槐本而覆?!?漢 賈誼 《君道》:“夫射而不中者,不求之鵠,而反修之於己?!?清 嚴(yán)有禧 《漱華隨筆·李孝女》:“誘女誓神前,口嚙其面,抽佩刀刺之不中。”
(6).指科舉落第。《清平山堂話本·簡貼和尚》:“有個渾家 王氏 ,見丈夫試不中歸來,把復(fù)姓為題,做個詞兒。”
《易》卦六爻,分為上下卦,第二爻居下卦之中,第五爻居上卦之中。不在二、五兩爻之位的謂之不中?!兑住で罚骸熬湃貏偠恢?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不中者,不在二五之位,故不中也。” 高亨 注:“九三不居上下卦的中位,是為‘不中’?!?/p>
項安世名句,題袁才舉明景軒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