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語芳魂莫惆悵,美人香草好相依
出自近現(xiàn)代弘一《題丁慕琴繪黛玉葬花圖》:
飄零何事怨春歸,九十韶光花自飛。
寄語芳魂莫惆悵,美人香草好相依。
注釋參考
寄語
寄語 (jìyǔ) 傳話給某人 send word 寄語紅橋橋下水,扁舟何日尋兄弟?!懹巍稘O家傲·寄仲高》 寄語故人芳魂
(1).志行高尚者的靈魂。 元 吳師道 《子昂<蘭竹圖>》詩:“ 湘娥 清淚未曾消, 楚 客芳魂不可招?!?/p>
(2).美人的魂魄?!都魺粜略挕る伦碛尉劬皥@記》:“不必仗 少翁 之奇術(shù),自能返 倩女 之芳魂。” 清 龔自珍 《瑤臺第一層》詞:“賴芳魂入夢,夢里説別有仙鄉(xiāng)?!?/p>
惆悵
惆悵 (chóuchàng) 傷感;愁悶;失意 melancholy 羈旅而無友生,惘悵兮而私自憐?!冻o·九辯》 惆悵人亡書亦絕,后人無復(fù)見《青囊》!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(dú)悲?——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美人香草
喻國君及諸賢臣。 漢 王逸 《〈離騷〉序》:“《離騷》之文,依《詩》取興,引類譬諭,故善鳥香草,以配忠貞;惡禽臭物,以比讒佞;靈修美人,以媲於君。”后因稱《離騷》文為美人香草之辭,并以美人香草象征忠君愛國思想。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再論“文人相輕”》:“從美人香草一直愛到麻瘋病菌的人,在這世界上是找不到的。”
成語解釋舊時(shí)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。美人香草出處漢·王逸《離騷序》:“《離騷》之文,依《詩》取興,引類譬諭,故善鳥、香草、以配忠貞,……靈修、美人,以譬于君。”使用例句“美人香草”從此便成為政治的譬喻,影響后來解詩作詩的人很大。相依
相依 (xiāngyī) 互相靠對方生存或立足 be interdependent;depend on each other 相依為命弘一名句,題丁慕琴繪黛玉葬花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