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庭堅(jiān)《過百里大夫?!罚?/h2>行客抱憂端,況復(fù)思古人。
何年一丘土,不見石麒麟。
斷碑略可讀,大夫身霸秦。
虞公納垂棘,將軍西問津。
安知五羊皮,自粥千金身。
末俗工媒蘗,浮言妒道真。
幸逢孟軻賞,不愧微子魂。
行客抱憂端,況復(fù)思古人。
何年一丘土,不見石麒麟。
斷碑略可讀,大夫身霸秦。
虞公納垂棘,將軍西問津。
安知五羊皮,自粥千金身。
末俗工媒蘗,浮言妒道真。
幸逢孟軻賞,不愧微子魂。
注釋參考
末俗
(1).謂末世的習(xí)俗,低下的習(xí)俗。 漢 董仲舒 《士不遇賦》:“生不丁三代之隆盛兮,而丁三季之末俗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末俗偷薄,雕偽彌深?!?唐 元稹 《戒勵風(fēng)俗德音》:“末俗偷巧,內(nèi)荏外剛?!?宋 王安石 《楊劉》詩:“末俗忌諱繁,此理寧復(fù)在?” 李大釗 《青春》:“末俗澆漓,未始非為此説者階之厲也?!?/p>
(2).世俗之人。指一般平庸的人。 金 王若虛 《高思誠詠白堂記》:“ 樂天 之詩,坦白平易,直以寫自然之趣,合乎天造,厭乎人意,而不為奇詭以駭末俗之耳目?!?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詩歌三》:“今末俗淺識,殊無知者?!?清 納蘭性德 《雜詩》之三:“吚吚奏《皇華》,末俗自不識。”
(3).世俗之人。指未出家的人。與“僧侶”相對。 清 顧炎武 《張隱君元明于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征詩紀(jì)之》:“猶憐末俗愚難寤,故作幽龕小座供?!?清 納蘭性德 《淥水亭雜識》卷四:“火葬倡於釋氏,末俗因之?!?/p>
浮言
(1).無根據(jù)的話?!稌けP庚上》:“汝曷弗告朕,而胥動以浮言?!?唐 張九齡 《與李讓侍御書》:“我有獨(dú)見之明,物無浮言之信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仇大娘》:“因 邵 寡,偽造浮言以相敗辱。”
(2).浮華不實(shí)的言論?!逗鬂h書·安帝紀(jì)》:“所對皆循尚浮言,無卓爾異聞。”
(3).空乏不切實(shí)際的語言。《紅樓夢》第八九回:“兩個(gè)人見了面,只得用浮言勸慰。”
(4).表面的應(yīng)酬話。 趙樹理 《李有才板話》八:“ 得貴 跟著 恒元 吃了多年殘剩茶飯,半通不通的浮言客套倒也學(xué)得了幾句?!?/p>
道真
謂道德、學(xué)問的真諦?!稘h書·劉歆傳》:“黨同門,妬道真?!?顏師古 注:“妬道藝之真也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中山恭王袞傳》:“王研精墳典,耽味道真,文雅煥炳,朕甚嘉之。” 宋 王十朋 《次韻皇子建王題明遠(yuǎn)樓》:“炳煥瞻宸盡,沉潛味道真?!?清 顧炎武 《贈蕭文學(xué)企昭》詩:“俗流好《鄭》《衛(wèi)》,淫詞親自狎,用以扶道真,十無一二合?!?/p>
黃庭堅(jiān)名句,過百里大夫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