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馮時(shí)行《遺夔門故書》:
蜀江迸出岷山來,翻濤鼓流成風(fēng)雷。
掀天斡地五千里,爭赴東海相喧豗。
白鹽赤甲當(dāng)?shù)缆罚饺痪苤够?/span>。
大山大水相較力,究轉(zhuǎn)稍肯開東隈。
山氣盛豪水氣怒,二氣停滀成胚胎。
離騷兮作文章祖,始知孕秀鍾英才。
嘩嘩令君出此地,得非千歲之根荄。
愿祝君如此山水,滔滔岌岌風(fēng)云起。
人言富貴出長年,拭眼看君出奇?zhèn)ァ?br>功名落落麒麟閣,公當(dāng)不負(fù)山與水。
如我頑鈍何為者,剩買耕牛老東里。
注釋參考
白鹽
(1).即食鹽?!赌鲜贰ぶ茱J傳》:“衛(wèi)將軍 王 儉 謂 顒 曰:‘卿山中何所食?’ 顒 曰:‘赤米白鹽,緑葵紫蓼?!?/p>
(2).山名。在 四川省 奉節(jié)縣 東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一》:“山上有神淵,淵北有白 鹽崖 ,高可千餘丈,俯臨神淵。土人見其高白,故因名之?!?唐 杜甫 《入宅》詩:“奔峭背 赤甲 ,斷崖當(dāng) 白鹽 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 白鹽 古戍烽, 赤甲 嚴(yán)關(guān)柝。”
赤甲
(1).紅色的甲。古代讖緯家謂為帝王受命的祥瑞。語本《尚書中候》:“龍馬銜甲,赤文緑色,甲似龜背,袤廣九尺,上有列宿斗正之度,帝王録紀(jì)興亡之?dāng)?shù)。”見 杜預(yù) 《〈春秋經(jīng)傳集解〉序》“鳳鳥不至, 河 不出圖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引。 唐 陳子昂 《為陳御史上奉和秋景觀競渡詩表》:“青云出 洛 ,爰開受命之符;赤甲榮 河 ,終御興王之寶?!?/p>
(2).亦作“ 赤岬 ”。山名。在 四川 奉節(jié) 東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一》:“ 江水 又東逕 赤岬城 西,是 公孫述 所造,因山據(jù)勢,周迴七里一百四十步,東高二百丈,西北高千丈,南連基 白帝山 ,甚高大,不生樹木,其石悉赤。土人云如人袒胛,故謂之 赤岬山 ?!?唐 杜甫 《赤甲》詩:“卜居 赤甲 遷居新,西見 巫山 楚 水春?!?清 王士禛 《登白帝城》詩:“ 赤甲 白鹽 相向生,丹青絶壁鬭崢嶸。”
當(dāng)?shù)?/h3>當(dāng)?shù)?(dāngdào) 路中間 stand in the way;block the way 別在當(dāng)?shù)勒局?有狼當(dāng)?shù)?人立而啼。——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當(dāng)?shù)?(dāngdào) 掌握權(quán)力,多指壞人掌權(quán) be in power 壞人當(dāng)?shù)?好人受害 有時(shí)也指掌權(quán)的人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(dāng)?shù)?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呀然
(1).張口貌;張開貌。 唐 孫樵 《書田將軍邊事》:“吾嘗伺其來,朔風(fēng)正嚴(yán),緩步坦途,日次一舍,固已呀然汗矣?!?宋 王禹偁 《歸云洞》詩:“碧洞何耽耽,呀然倚山根,朝云出如嘔,暮云歸如吞?!?明 宋濂 《<清嘯后稿>序》:“穹亭邃館必壓以呀然之獸,鉅人元夫必冠以峨然之弁?!?清 曹寅 《江村雜詠·因是庵》:“呀然六窗開,獨(dú)設(shè)八關(guān)浄。”
(2).深廣貌。 唐 韓愈 《燕喜亭記》:“出者突然成邱,陷者呀然成谷。” 明 高攀龍 《三時(shí)記》:“山下立石楚楚,或呀然而為谷,或隱然而為洞?!?/p>
(3).開口笑貌。 唐 柳宗元 《東海若》:“ 東海若 呀然笑曰?!奔⒁?童宗說 曰:“呀然,笑貌。” 唐 羅隱 《后雪賦》:“ 鄒生 閲 相如 之詞,呀然解頤曰:‘善則善矣,猶有所遺?!?/p>
馮時(shí)行名句,遺夔門故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