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吳融《叢祠》
叢祠一炬照秦川,雨散云飛二十年。長路未歸萍逐水,
舊居難問草平煙。金鞍正伴桐鄉(xiāng)客,粉壁猶懷桂苑仙。
何必向來曾識面,拂塵看字也凄然。
注釋參考
長路
遠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贈白馬王彪》詩:“收淚即長路,援筆從此辭?!薄抖鼗颓釉~·菩薩蠻》:“唯念離別苦,努力登長路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四:“只見途間一人頭戴氈笠,身背皮囊,滿身灰塵,是個慣走長路的模樣?!?/p>
舊居
舊宅;故居?!逗鬂h書·安帝紀》:“民訛言相驚,棄捐舊居,老弱相攜,窮困道路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清水》:“縣民故 會稽 太守 杜宣 ,白令 崔瑗 曰:‘ 太公 本生于 汲 ,舊居猶存。’” 唐 杜甫 《得家書》詩:“今日知消息,他鄉(xiāng)且舊居。” 陳毅 《在天津新河某部營房夜宿》詩:“機關(guān)生活今調(diào)劑,愛此兵營以舊居。”
難問
(1).提出疑問;請教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問孔》:“以為圣賢所言,皆無非專精講習,不知難問?!薄逗鬂h書·皇后紀上·和熹鄧皇后》:“諸兄每讀經(jīng)傳,輒下意難問?!?/p>
(2).民歌體裁的一種。有如謎語,兩人合唱,以一問一答形式出現(xiàn)。如:(問)啥人數(shù)得清天上星?啥人數(shù)得清鱖魚鱗?(答)太白金星數(shù)得清天上星, 姜太公 數(shù)得清鱖魚鱗。我國東南各省如 江蘇 、 廣東 等地民間都很流行。 朱自清 《中國歌謠·歌謠的分類》:“謎有三種:一、事物謎,二、字謎,三、難問, 鍾先生 《廣州謎語序》稱為‘詰難體’……我以為要恰切一點,把它稱為‘謎歌’?!?/p>
平煙
謂漫地而起的煙霧。 唐 溫庭筠 《蓮浦謠》:“鳴橈軋軋溪溶溶,廢緑平煙 吳 苑東?!?宋 梅堯臣 《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》:“空餘郡樓望,野色際平煙?!?/p>
吳融名句,叢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