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轡定應春盡日,及歸宜待鶴來時
出自宋代楊時《送王充道游三茅廬阜》:
荊吳相望各天涯,千里柴車鹿自隨。
解轡定應春盡日,及歸宜待鶴來時。
圣賢莫負樽中淥,日月長為物外遲。
若過匡廬訪真隱。
臥龍庵下有期頤。
注釋參考
春盡
(1).春去,春天結束。《公羊傳·哀公十四年》“薪采者也” 漢 何休 注:“金主芟艾,而正以春盡木火當燃之際,舉此為文,知庶人采樵薪者?!?唐 柳宗元 《別舍弟宗一》詩:“ 桂嶺 瘴來云似墨, 洞庭 春盡水如天?!薄哆|史·營衛(wèi)志中》:“弋獵網(wǎng)鉤,春盡乃還?!?/p>
(2).謂青春逝去或容顏衰減。 明 高啟 《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》詩:“閉門春盡無人問,縞袂春裙不理妝。”
楊時名句,送王充道游三茅廬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