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皎然《答俞校書冬夜》:
夜閑禪用精,空界亦清迥。
子真仙曹吏,好我如宗炳。
一宿覿幽勝,形清煩慮屏。
新聲殊激楚,麗句同歌郢。
遺此感予懷,沈吟忘夕永。
月彩散瑤碧,示君禪中境。
真思在杳冥,浮念寄形影。
遙得四明心,何須蹈岑嶺。
詩情聊作用,空性惟寂靜。
若許林下期,看君辭簿領(lǐng)。
注釋參考
一宿
(1).謂住宿一夜。《左傳·莊公三年》:“凡師一宿為舍,再宿為信,過信為次?!薄肚f子·天運》:“仁義,先王之蘧廬也,止可以一宿,而不可以久處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谌寤兀骸拔译m則在此一宿,我不殯葬他,誰人殯葬?”參見“ 一宿之行 ”。
(2).一夜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命義》:“聞 歷陽 之都一宿沉而為湖。”《敦煌曲子詞·樂世詞》:“霜多雨濕飛難進,慙借荒田一宿眠?!薄都t樓夢》第二四回:“那天已是掌燈時候, 賈蕓 吃飯,收拾安歇,一宿無話?!?峻青 《黎明的河邊·老交通》:“誰的身子也不是鐵打的,一宿的工夫要走一百一二十里,怎么能抗得了?”
幽勝
(1).幽靜而優(yōu)美。 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積水潭》:“池上建有 蓮花菴 、 浄業(yè)寺 ,及王公貴人家水軒、水亭,最為幽勝。” 清 朱仕琇 《髻亭記》:“ 靈應(yīng)峯 向?qū)偕?,地稱幽勝。”
(2).指幽靜的勝地?!缎绿茣づ岫葌鳌罚骸罢邮謪?,岑繚幽勝?!?/p>
煩慮
煩惱憂慮。 唐 皎然 《賦得夜雨滴空階送陸羽歸龍山》:“氣令煩慮散,時與早秋同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丁前溪》:“是無煩慮,已代經(jīng)紀矣。” 孫中山 《建國方略·實業(yè)計劃》:“ 中國 人為凝滯民族,自古以來,安居于家,僅煩慮近事者。”
皎然名句,答俞校書冬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