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竇梁賓《喜盧郎及第》:
曉妝初罷眼初瞤,小玉驚人踏破裙。
手把紅箋書一紙,上頭名字有郎君。
注釋參考
紅箋
亦作“ 紅箋 ”。紅色箋紙。多用以題寫詩詞或作名片等。 唐 白居易 《江樓夜吟元九律詩成三十韻》:“斜行題粉壁,短卷寫紅牋。”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風(fēng)流藪澤》:“ 長安 有 平康坊 ,妓女所居之地,京都俠少,萃集于此。兼每年新進(jìn)士以紅牋名紙,游謁其中,時(shí)人謂此坊為風(fēng)流藪澤。” 宋 晏殊 《清平樂》詞:“紅箋小字,説盡平生意?!?清 黃景仁 《感舊雜詩》之四:“非關(guān)惜別為憐才,幾度紅箋手自裁?!?
一紙
一張紙。多用于書信或文件等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呂凱傳》:“都護(hù) 李嚴(yán) 與 闓 書六紙,解喻利害, 闓 但答一紙。”《宣和遺事》前集:“天子倚著懶架兒暫歇坐間,忽見粧盒中一紙文書,用手取來看時(shí),卻是小詞一首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澳菚r(shí)一紙呈兒,掛冠林下,倒是一樁樂事。” 巴金 《探索集·懷念烈文》:“這以后又過了兩個(gè)月,在 上海 出版的十三種期刊,被國{1|1}民{1*1}dang政府一紙禁令同時(shí)查封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