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皎然《哭吳縣房聳明府》:
仁人邁厚德,可謂名實(shí)全。
撫跡若疏曠,會(huì)心極精研。
履危節(jié)詎屈,著論識(shí)不偏。
恨以榮級(jí)淺,嘉猷未及宣。
伊人期遠(yuǎn)大,志業(yè)難比肩。
昭世既合并,吾君藉陶甄。
奈何明明理,與善徒空詮。
征教或稽圣,窮源反問天。
一官自吳邑,六翮委江壖。
始是牽絲日,翻成撤瑟年。
金膏果不就,玉珮長此捐。
倚伏信冥昧,夭修驚后先。
安知忘情子,愛網(wǎng)素已褰。
為有深仁感,遂令真性遷。
心悲空林下,淚灑秋景前。
夫子寡兄弟,撫孤傷藐然。
傾云為慘結(jié),吊鶴共聯(lián)翩。
割念命歸駕,訣詞向空筵。
樹桃陰始合,愛客位常懸。
幡然遠(yuǎn)行時(shí),崇望歸朝旋。
悟茲歡宴隔,哀被歲月延。
書帶變芳草,履痕移綠錢。
冥期儻可逢,生盡會(huì)無緣。
幸愿示因業(yè),代君運(yùn)精專。
相思轉(zhuǎn)寂寞,獨(dú)往西林泉。
欲見故人心,時(shí)閱所贈(zèng)篇。
素高陶靖節(jié),今重楚先賢。
芳躅將遺愛,可為終古傳。
注釋參考
倚伏
倚伏 (yǐfú) 依存隱伏 depend for existence and lie hidden 相為倚伏。——明· 劉基《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》冥昧
(1).指天地未形成時(shí)的混沌狀態(tài)?!兑拙暻彾取肪砩希骸耙魂柖?,物之生於冥昧,氣之起於幽蔽?!?三國 魏 嵇康 《太師箴》:“爰初冥昧,不慮不營?!?唐 李義府 《承華箴》:“邃初冥昧,元?dú)怆硽?,二儀始闡,三才既分?!?/p>
(2).幽暗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大人先生傳》:“躍潛飄之冥昧兮,濯光曜之昭明。”《周書·晉蕩公護(hù)傳》:“戴天履地,中有鬼神,勿云冥昧而可欺負(fù)?!?唐 李白 《當(dāng)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》:“此中冥昧失晝夜,隱幾寂聽無鳴蟬?!?/p>
(3).猶蒙昧?!逗鬂h書·隗囂傳》:“ 莽 明知之,而冥昧觸冒,不顧大忌,詭亂天術(shù),援引史傳?!?清 方苞 《讀經(jīng)解》:“每至郊廟大議,眾皆冥昧而莫知其原。” 嚴(yán)復(fù) 《救亡決論》:“八股取士,使天下消磨歲月于無用之地,墮壞志節(jié)于冥昧之中,長人虛驕,昏人神智,上不足以輔國家,下不足以資事畜。”
(4).猶冥默,沉默。 宋 王禹偁 《擬裴寂禱華山文》:“余志若是,神心則那,茍無言而冥昧,俾沒世以蹉跎?!?/p>
(5).指死亡。 唐 沉佺期 《哭蘇眉州崔司業(yè)二公》詩:“ 崔 昔揮宸翰, 蘇 嘗濟(jì)巨川。絳衣陪下列。黃閣謬差肩。及此俱冥昧,云誰敘播遷?!?/p>
(6).指神靈?!短接[》卷五七三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幽明錄》:“精氣感冥昧,所降若有緣?!?/p>
后先
后先 (hòuxiān) 腳前腳后距離很近 short range 舟與哨相后先?!巍?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皎然名句,哭吳縣房聳明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