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非孰辨聊分謗,誕信相譏要止訛
出自宋代王之道《和天寧因上人次韻》:
日月漂流一鳥過,別來心跡病維摩。
是非孰辨聊分謗,誕信相譏要止訛。
搖落獨(dú)憐松不改,澄清嘗見海無波。
句中有眼勞開警,更問諸人會得麼。
注釋參考
是非
是非 (shìfēi) 對與錯(cuò);正確和謬誤 right and wrong 是非問題 口舌;糾紛 discord 搬弄是非 評論;褒貶 appraise 不屑隨人是非分謗
分擔(dān)別人受到的誹謗。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 楚 師方壯,若萃於我,吾師必盡,不如收而去之。分謗生民,不亦可乎?!薄端问贰ず寕鳌罚骸癌z 秦檜 ﹞乃建白令臺諫、侍臣僉議可否,是蓋畏天下議已,而令臺諫、侍臣共分謗耳。” 金 王若虛 《臣事實(shí)辨》:“自后世諛臣專以歸恩分謗為愛君,于是人主始諱其過而恥屈於下矣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董如彪》:“使大郎有罪,主人且當(dāng)分謗,矧其無罪,棄之何名?!?/p>
誕信
虛假和誠實(shí)?!肚f子·在宥》:“善否相非,誕信相譏?!?成玄英 疏:“誕,虛;信,實(shí)?!?/p>
相譏
相互嘲諷。《莊子·在宥》:“於是乎喜怒相疑,愚知相欺,善否相非,誕信相譏,而天下衰矣?!?/p>
王之道名句,和天寧因上人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萌萌物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