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說論詩道,應(yīng)愁判是非
出自唐代周賀《贈(zèng)李主簿》:
稅時(shí)兼主印,每日得閑稀。
對(duì)酒妨料吏,為官亦典衣。
案遲吟坐待,宅近步行歸。
見說論詩道,應(yīng)愁判是非。
注釋參考
見說
(1).告知,說明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牽牛人乃驚問曰:‘何由至此?’此人見説來意,并問此是何處?!?/p>
(2).猶聽說。 唐 李白 《送友人入蜀》詩:“見説 蠶叢 路,崎嶇不易行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八:“今日見説,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,果非虛話了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離愁》:“見説紅顏薄命,不信今生心兒愿兒果得盈?!?/p>
詩道
(1).作詩的規(guī)律、主張和方法。 唐 皎然 《詩式·重意詩例》:“但見情性,不覩文字,蓋詩道之極也?!?柳亞子 《胡寄塵詩序》:“雖然,今日詩道之弊,其本原尚不在此。”
(2).謂作詩之事。 宋 孫光憲 《北夢(mèng)瑣言》卷六:“ 薛許州 能 ,以詩道為己任。” 元 劉詵 《作詩能窮人》詩:“窮通信有命,詩道未可薄?!?/p>
是非
是非 (shìfēi) 對(duì)與錯(cuò);正確和謬誤 right and wrong 是非問題 口舌;糾紛 discord 搬弄是非 評(píng)論;褒貶 appraise 不屑隨人是非周賀名句,贈(zèng)李主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