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張籍《題玉像堂》
玉毫不著世間塵,輝相分明十八身。
入夜無煙燈更好,堂中唯有轉(zhuǎn)經(jīng)人。
注釋參考
玉毫
(1).指佛眉間白毫,佛教謂其有巨大神力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佛影頌》:“金光絶見,玉毫遺覿?!?唐 李白 《秋日登揚(yáng)州西靈塔》詩:“玉毫如可見,于此照迷方。” 王琦 注:“《法華經(jīng)》: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,照東方萬八千世界,靡不周遍,下至阿鼻地獄,上至阿迦吒天。”
(2).指佛像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與僧正教》:“緘匿玉毫,封印金掌?!?/p>
(3).白毛。 明 王世貞 《趙承旨天閑五馬圖歌》:“玉毫如霜落勁刷,俶儻暫攝歸優(yōu)游?!?/p>
不著
不顯揚(yáng)?!睹献印る墓隆罚骸?楊 、 墨 之道不息, 孔子 之道不著,是邪説誣民,充塞仁義也?!?/p>
(1).不執(zhí)著,無掛礙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上善以虛懷為本,不著為宗?!?宋 梅堯臣 《寄隱靜山懷賢長老》詩:“高僧心不著,一似五峯云?!?/p>
(2).不用,無須。 唐 王建 《三臺》詞:“日色柘袍相似,不著紅鸞扇遮?!?/p>
世間
人世間;世界上?!栋儆鹘?jīng)·觀作瓶喻》:“諸佛大龍出,雷音徧世間?!?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三:“有飲不肯飲,但顧世間名。” 唐 裴铏 《崑崙奴》:“其警如神,其猛如虎,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。世間非老奴不能斃此犬耳?!?宋 陸游 《高枕》詩:“高枕閑看古篆香,世間萬事本茫茫?!?明 袁宏道 《寄散木》:“凡藝到極精處,皆可成名,強(qiáng)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?!?楊朔 《滇池邊上》:“自古以來,人們常有個夢想,但愿世間花不謝,葉不落,一年到頭永遠(yuǎn)是春天?!?/p>
相分
謂使互相增進(jìn)契分,情誼?!度龂尽の褐尽ぺ瓊鳌贰?太祖 征 吳 , 原 從行,卒” 裴松之 注引《邴原別傳》:“ 兗 豫 之士,吾多所識,未有若君者,當(dāng)以書相分。” 清 黃生 《義府》卷下:“《季漢書·邴原傳》:‘當(dāng)以書相分?!砸詴]之,使相契分也?!?/p>
佛教語。法相宗所說的學(xué)說。與“見分”相對。謂認(rèn)識和感知的對象。 清 龔自珍 《最錄<八識規(guī)矩頌>》:“每支各攝證自證分、自證分、相分、見分等。” 章炳麟 《建立宗教論》:“緣色及空,以為相分。”
張籍名句,題玉像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瘋狂命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