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管繁弦奏野航,聽來聲調(diào)是伊涼
出自清代吳嘉紀《冶春絕句和王阮亭先生》:
雜管繁弦奏野航,聽來聲調(diào)是伊涼。
邊關子弟江南老,今日曲中逢故鄉(xiāng)。
注釋參考
繁弦
亦作“ 繁弦 ”。 1.繁雜的弦樂聲。 漢 蔡邕 《琴賦》:“于是繁絃既挹,雅韻復揚?!?唐 王維 《魚山神女祠歌·送神曲》:“悲急管兮思繁弦,神之駕兮儼欲旋?!?/p>
(2).比喻蟲鳴聲。 茅盾 《三人行》五:“現(xiàn)在是人聲漸寂,草蟲的繁弦從各處起來,回蕩于清涼的夜氣中間。”
野航
指農(nóng)家小船。 唐 杜甫 《南鄰》詩:“秋水纔深四五尺,野航恰受兩三人?!?元 王禎 《農(nóng)書》卷十七:“野航,田家小渡舟也。或謂之舴艋,謂形如蚱蜢,因以名之。” 清 趙翼 《年初偕同鄉(xiāng)諸公艤舟亭探春半年間瀛坡稚存相繼下世今日重游不勝存歿之感》詩:“曾聯(lián)步屐探春光,今日重來泊野航?!?/p>
聽來
聽來 (tīnglái) 構(gòu)成或傳達某種印象,聽話人感到有某種含意 sound聲調(diào)
聲調(diào) (shēngdiào) tone 指說話、讀書時聲音的高低、強弱、快慢的變化 一將書放在講臺上,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(diào),向?qū)W生介紹自己?!斞浮短僖跋壬? 字調(diào);漢語的四聲 音樂的調(diào)子 聲調(diào)悠揚伊涼
亦作“ 伊涼 ”。曲調(diào)名。指《伊州》、《涼州》二曲。 宋 蘇軾 《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答之》詩:“自酌金樽勸 孟光 ,更教長笛奏《伊》《涼》?!睕觯槐咀鳌?涼 ”。 宋 劉子寰 《花發(fā)沁園春·呈史滄洲》詞:“換譜《伊》《涼》,選歌 燕 趙 ,一番樂事重起?!睕?,一本作“ 涼 ”。 清 何洯 《競渡歌》:“《伊》《涼》曲雜十番鼓,引出翩翩游冶郎。” 李光 《集詩述感》:“歷盡蒼茫身世感,悲歌為汝按《伊》《涼》?!眳⒁姟?伊州 ”、“ 涼州 ”。
見“ 伊涼 ”。
吳嘉紀名句,冶春絕句和王阮亭先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