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樓鑰《贈光孝益老》:
鴒原床鴻雁行,此理懸諸天。
萬事可變滅,天床難推遷。
顯菴幼出家,潔饑同玄蟬。
一缽寄西東,悠悠經幾年。
外慕等浮云,百念灰無煙。
難兄忽相逢,觸動歡{1-1}喜{1*1}緣。
光陰信可惜,征袂何翩翩。
叱胥掩簿鴒,來同妙峰禪。
刺刺道家世,客淚如迸泉。
玉堂與黃合,衣缽親相傳。
游宦非為貧,不敢替所先。
老師雖宴坐,至情豈唐捐。
此會非偶爾,絕倒秋風前。
手持詩卷來,謂予得無言。
曉以天床語,人生要有原。
嗟哉偽日薄,萁豆本同根。
一旦成仇敵,釜中急相煎。
寧知有佳人,芳草夢阿連。
相見無幾時,瞥如魚躍淵。
固知出世法,惜別詎不然。
又當作大觀,勿為愛床牽。
千山元不隔,毋庸對床眠。
注釋參考
詩卷
詩集。 唐 杜甫 《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》詩:“詩卷長留天地間,釣竿欲拂珊瑚樹。”《舊五代史·梁書·羅隱傳》:“ 畋 女幼有文性,嘗覽 隱 詩卷,諷誦不已?!?清 顧炎武 《自笑》詩:“自笑今年未得歸,酒樽詩卷欲何依?!?/p>
得無
得無 (déwú) 恐怕,是不是。常和“耶”構成表推測性的疑問句 whether or not;perhaps;I think 若輩得無苦貧乎。——明· 崔銑《記王忠肅公翱三事》 得無教我獵蟲所耶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樓鑰名句,贈光孝益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