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者階于道,幾于神。
出自先秦 姜子牙《六韜·文韜·兵道》:
摘自《六韜·文韜·兵道》
解釋:從用兵的一般原則來說再沒有比指揮權的集中統(tǒng)一更重要了。
原文摘要:
武王問太公曰:“兵道如何?”太公曰:“凡兵之道莫過乎一,一者能獨往獨來。黃帝曰:‘一者階于道,幾于神’。用之在于機,顯之在于勢,成之在于君。故圣王號兵為兇器,不得已而用之。今商王知存而不知亡,知樂而不知殃,夫存者非存,在于慮亡;樂者非樂,在于慮殃。今王已慮其源,豈憂其流乎!”武王曰:“兩軍相遇,彼不可來,此不可往,各設固備,未敢先發(fā),我欲襲之,不得其利,為之奈何?”太公曰:“外亂而內整,示饑而實飽,內精而外鈍,一合一離,一聚一散,陰其謀,密其機,高其壘,伏其銳。士寂若無聲,敵不知我所備。欲其西,襲其東?!蔽渫踉唬骸皵持仪椋ㄎ抑\,為之奈何?”太公曰:“兵勝之術,密察敵人之機而速乘其利,復疾擊其不意?!?/p>
注釋參考
一者
(1).同時稱舉幾個人或幾件事物,分別逐一敘述時用之?!豆騻鳌の墓荒辍罚骸靶值苋?,一者之 齊 ,一者之 魯 ,一者之 晉 ?!薄栋儆鹘洝す喔收嵊鳌罚骸拔粲卸斯卜N甘蔗而作誓言……一者念言:‘甘蔗極甜,若壓取汁,還灌甘蔗樹,甘美必甚?!?/p>
(2).常與“二者”、“三者”等連用,列舉事物的原因、目的或條件。 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楔子:“母親!你孩兒此來,一者拜候岳母,二者上朝進取去?!薄端疂G傳》第六一回:“我一者,去那里燒炷香,消災滅罪;二者,躲過這場災晦;三者,做些買賣,觀看外方景致?!?魯迅 《二心集·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》:“所可惜的,是左翼作家之中,還沒有農工出身的作家。一者,因為農工歷來只被壓迫,榨取,沒有略受教育的機會;二者,因為 中國 的象形--現在是早已變得連形也不象了--的方塊字,使農工雖是讀書十年,也還不能任意寫出自己的意見?!?/p>
幾于
近于;幾乎。《后漢書·申屠蟠傳》:“ 申屠蟠 稟氣玄妙,性敏心通,喪親盡禮,幾於毀滅?!?明 胡應麟 《詩藪·國朝下》:“古人握沐之風,幾於永絶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擬播布美術意見書》:“此二者雖間亦微涉天物,而繁復腠會,幾於脫離。”
姜子牙名句,六韜·文韜·兵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