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十五日雪三首》:
寒令奪春令,六花侵百花。
塘冰膠燕觜,野水澀芹牙。
擁柱輕於絮,吹墀凈若沙。
乳禽饑啄木,誰悮撥琵琶。
注釋參考
啄木
即啄木鳥?!端囄念惥邸肪砭哦?晉 傅玄 《啄木》詩:“啄木高翔鳴喈喈,飄搖林薄著?;?。” 前蜀 貫休 《湖頭別墅》詩之三:“園飛青啄木,簷掛白蜘蛛?!?清 趙翼 《戲詠蛛網(wǎng)》詩:“啄木嘴畫符,樹蠹起受劾?!眳⒁姟?啄木鳥 ”。
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(chǔ)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梅堯臣名句,十五日雪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