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今稽首伐闍羅,是真離欲阿羅漢
出自宋代黃庭堅(jiān)《南山羅漢贊十六首》:
百和香中本無(wú)我,光透塵勞一一法。
佛法本從空處起,炳然字義照太空。
以此一香應(yīng)發(fā)心,東方出日西方雨。
我今稽首伐闍羅,是真離欲阿羅漢。
注釋參考
稽首
稽首 (qǐshǒu) kotow 古時(shí)的一種跪拜禮,叩頭至地,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,二曰頓首,三曰空首,四曰振動(dòng),…——《周禮·春官·大祝》。賈公彥疏:“一曰稽首,其稽,稽留之字;頭至地多時(shí),則為稽首也。此三者(空首、頓首、稽首)正拜也?;?拜中最重,臣拜君之拜?!?宣子拜稽首焉?!秶?guó)語(yǔ)·晉語(yǔ)》 孟明稽首曰?!蹲髠鳌べ夜辍?于是關(guān)公恍然大悟,稽首皈依而去?!度龂?guó)演義》 出家人所行的常禮,一般在見面時(shí)用 神仙見 西門慶,長(zhǎng)揖稽首就坐?!秊in{1*1}瓶{1*1}梅》離欲
佛教語(yǔ)。絕離貪、淫等欲念?!斗ㄔ分榱帧肪砥咭秡heng{1-1}法念經(jīng)》:“三界如轉(zhuǎn)輪,業(yè)繫輪不斷。是故捨ai{1*1}欲,離欲得湼槃?!薄斗ㄔ分榱帧肪戆艘赌鶚劷?jīng)》:“諸欲皆無(wú)常,故我不貪著,離欲善思惟,而證於真實(shí)。”
阿羅漢
阿羅漢 (āluóhàn) 梵語(yǔ)的音譯,即得道者、圣者的意思。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,佛果;也是對(duì)斷絕了一切嗜好qing{1-1}欲、解脫了煩惱、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種稱呼。又叫“羅漢” Arhat 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?!巍ど蚶ā秹?mèng)溪筆談》黃庭堅(jiān)名句,南山羅漢贊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番番文庫(k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