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蕡不登科,眾口誦其策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送劉定賢良下第赴廣陵令》:
劉蕡不登科,眾口誦其策。
得者為之差,聞?wù)邽橹А?br>摧藏一時屈,論議千古白。
至今簡篇中,一字不敢易。
其言究時病,舂刺若戈戟。
引經(jīng)見大{1|1}法,非蹈春秋僻。
我朝屢得人,無不升顯赫。
乃知所中否。
實(shí)命系通厄。
中則首公相,人情作冠幘。
否則走仕涂,人情作履舄。
秋風(fēng)廣陵城,千里夷門客,壯心雖暫失,美寶有時獲。
怊悵以送君,致龍翻點(diǎn)額。
注釋參考
不登
(1).歉收。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歲兇,年穀不登?!薄稘h書·元帝紀(jì)》:“歲數(shù)不登,元元困乏,不勝饑寒?!?宋 蘇軾 《許州西湖》詩:“ 潁川 七不登,野氣長蒼莽。” 清 吳敏樹 《先考行狀》:“今歲頗不登,貸者艱償,不如放之?!?/p>
(2).不升?!蹲髠鳌の墓辍罚骸啊吨苤尽酚兄河聞t害上,不登於明堂?!?/p>
(3).不用?!蹲髠鳌る[公五年》:“鳥獸之肉不登於俎,皮革、齒牙、骨角、毛羽不登於器?!?楊伯峻 注:“不登於器,猶言不用於製成軍國之重要器物?!?/p>
(4).不與,不贊成?!蹲髠鳌は骞辍罚骸办妒菫?宋 討 魚石 ,故稱 宋 ,且不登叛人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登,成也。不與其專邑叛君,故使 彭城 還繫 宋 。” 楊伯峻 注:“不登即不贊同?!?漢 陳琳 《為袁紹檄豫州》:“幕府惟強(qiáng)干弱枝之義,且不登叛人之黨,故復(fù)援旌擐甲,席卷起征?!?/p>
眾口
(1).眾人的言論;輿論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三人成虎,十夫楺椎,眾口所移,無翼而飛?!薄稘h書·劉向傳》:“上內(nèi)重 堪 ,又患眾口之寖潤,無所取信。” 明 徐復(fù)祚 《一文錢》第三出:“不是我癡心妄想千年調(diào),只恐怕昔富今貧眾口嘲?!?/p>
(2).眾人之口。 明 姚士粦 《見只編》卷上:“各該官軍家丁眾口齊稱,先年撫、道不扣糧餉,撫養(yǎng)軍民。”
梅堯臣名句,送劉定賢良下第赴廣陵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