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冕《鳳凰臺》:
生長當(dāng)盛世,無家足遨游。
行登鳳凰臺,縱目萬景收。
山川尚形勝,故跡殊可求。
環(huán)滁起西南,三峰翠相繆。
落日淡天闕,紅塵障層樓。
盈盈佳麗地,每每風(fēng)雨愁。
我老無所為,懷古心悠悠。
俯仰四十帝,盤礴三百秋。
于今竟何如?草樹迷荒丘。
惟有大江水,不改今古流。
徘徊發(fā)長謠,感慨追前修。
謫仙既已矣,少陵安可留?粲粲石上詩,凜凜霜?dú)飧 ?br>書生往來頻,抵用多唱酬。
且沽數(shù)斗酒,醉倒歸來休。
注釋參考
徘徊
徘徊 (páihuái)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hang about;pace up and down 他在街上徘徊 比喻猶豫不決 hesitate 三納之而未克,徘徊容與,追者益近?!鳌?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危險(xiǎn)常顧 teeter on 經(jīng)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感慨
[sigh with emotion;give vent to one's feeling about] 心靈受到某種感觸而慨嘆(感慨不已)
她不免感慨地想道:“……真是事變知人心啦!”——丁玲《太陽照在桑乾河上》
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,而徒感慨于其遺事,斯誠后死者之羞也!——孫文《<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> 序》
詳細(xì)解釋亦作“ 感嘅 ”。 1.謂情感憤激。《史記·季布欒布列傳論》:“夫婢妾賤人感慨而zi{1-1}殺者,非能勇也,其計(jì)畫無復(fù)之耳?!?唐 韓愈 《送董邵南序》:“ 燕 趙 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。”
2.感觸,感嘆?!豆沤裥≌f·吳保安棄家贖友》:“所以 陶淵明 欲息交, 嵇叔夜 欲絶交, 劉孝標(biāo) 又做下《廣絶交論》,都是感慨世情,故為忿激之譚耳?!?寧調(diào)元 《燕京雜詩》之四:“河山元?dú)馊霘埱?,感嘅時艱涕暗流。” 老舍 《駱駝祥子》三:“老者連連的點(diǎn)頭,似乎有無限的感慨與牢騷?!?/p>
前修
亦作“ 前修 ”。猶前賢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謇吾法夫前脩兮,非世俗之所服?!薄逗鬂h書·劉愷傳》:“今 愷 景仰前脩,有 伯夷 之節(jié),宜蒙矜宥,全其先功,以增圣朝尚德之美?!?李賢 注:“前修,前賢也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雜文》:“偉矣前修,學(xué)堅(jiān)多飽?!?宋 陳亮 《答陳知丞啟》:“猶懷晚進(jìn),及識前脩?!?清 周亮工 《哭陳磐生》詩:“暇心開麗矚,遠(yuǎn)致越前修?!?/p>
王冕名句,鳳凰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行荒之路